以前,經(jīng)常有人給我們講兩個老太太的故事
一個美國老太太,靠分期付款買房
到70歲時,她在自己的房子里已住了好多年
一個中國老太太,靠攢錢買房
到70歲終于買到房時,卻已經(jīng)住不了多長時間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分期付款就是好!
這個故事是誰講的呢?
是房產(chǎn)商和銀行
他們講完這個故事,就笑呵呵地去數(shù)錢了
這個故事還有另一個講法
那個美國老太太,雖然住上了新房
但每天早上一睜眼,就欠銀行二百美元,終日生活在壓力與壓抑之中
那個中國老太太,雖然沒住上新房
但每天早上一睜眼,就又能多攢一些錢了,對未來充滿了憧憬與希望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希望的生活是美好的
精神有時比物質(zhì)更為重要
現(xiàn)在,這個故事還可以這樣講
在次貸危機和“金融海嘯”之后
那個美國老太太還不起貸款了,雖然她行使了抗議的權(quán)利
最后仍然被趕出了“自己”的房子,流落于街頭
沒有辦法,她只好想著在114大選時該投誰一票,充分享受個人的自由
而那個中國老太太,積攢了好多年,好不容易快買得起了
沒想到房價和CPI日益攀高,怎么夠也夠不著了,生活質(zhì)量還在下降
而且不知怎么一轉(zhuǎn)換,她的存款,還被拿到美國“救市”去了
沒有辦法,她只好仍然四世同堂擠在一起,充分享受天倫之樂
但故事也并不總是那么悲觀的,
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故事或許可以這樣講
中國農(nóng)村的宅基地終于可以“自由流轉(zhuǎn)”了
美國老太太雖然買不起美國的房子,但在中國買個七八套還是綽綽有余
中國老太太雖然買不起城市的房子,但在農(nóng)村買個三四套還是不在話下
于是她們在中國農(nóng)村買了房子,還做了鄰居,
從此永遠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ㄟ@個故事沒有告訴我們:另一個中國老太太
一個看不起病、上不起學、吃不起肉的中國農(nóng)村老太太
現(xiàn)在終于也“現(xiàn)代化”了,也就是說,她也終于有了外國人和城里人的煩惱——住不起房了
于是在賣房治好了病之后,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的她,
只好拿起祖?zhèn)鞯拇蚬钒簦白杂闪鬓D(zhuǎn)”到別處去了)
2008-10-6夜深不能寐時

(盤索PS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