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中國
黃紀蘇
最近媒體上報道的惡性事件接二連三,有的本身就是驚天大大事,像發(fā)生在烏魯木齊和通鋼的血案。有的規(guī)模雖小,但意味深長,因為它測量了中國社會斷裂的程度,如數月前酒醉闊少飆車將斑馬線上行人撞飛的場面如今在杭州原樣重演,似乎成了階級現狀的保留曲目。
中國這些年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代價也夠慘重的了。暴富階層如此的囂張,官僚集團如此的腐敗,知識精英如此的沒樣——穿名牌、找情人、騙課題經費是這群蒼蠅湊成一團時永遠說不膩的話題。頭兩天晚上閑著無聊看看電視,用手控板換了十個臺,其中六個臺都是無聊的影視明星講述他們的快樂時光。有個女演員正在說她家的露天游泳池,說她的可愛小baby,說要讓小baby在游泳池里學游泳。這樣的豪華人生與月薪只剩了一二百元的通鋼工人之間的那道深溝巨壑,足以讓社會凝聚、國家認同跌成粉碎性骨折了——碎得比李登輝夢想的“七塊”還要多。還有通鋼工人抗議“改制”,將新老板活活打死,還有鄧玉嬌手刃狗官,這層出不窮的暴力場面讓我們看到:在歡聲笑語的崛起中國身旁,還蹲著一位面無人色的絕望中國。我頭些年寫的戲劇《我們走在大路上》,其中有兩首歌詠嘆了這兩個中國和它們之間的關系,雖然分別說的是1990年代中期和末期,但我同意友人祝東力的觀點:2000年目前還只是延長了的1990年代。
1990年代中——
我看見,道路正領你高歌向前
我看見,樓梯正送你盤旋向上
我看見,通往長夜的燈火,正把你的前程擦得锃亮
我看見,競賽已將兩條腿變成四條
我看見,四條腿已將路面變成案板
我看見,案板已將二十世紀變成遙遠、漆黑的史前
鮮花盛開的旅程啊,鮮血流淌的路段……
1990年代末——
就這樣
一條路走成兩條
你把世界分成了黑白
就這樣
一顆心切成兩半
你把人間隔成了天壤
就這樣
一聲霹靂就能成真的噩夢
在你頭上游蕩
就這樣
一個踉蹌就能應驗的詛咒
在你腳下潛藏
就這樣,就這樣……
頭些天在香港書展上,有讀者又針對《中國不高興》提出的改造國際體系、參與世界管理的大目標提出“資格”的問題。我回答說,中國也有資格也無資格。以中國的人口規(guī)模和歷史積累,以中華民族一百年來不屈不撓的向上經歷,中國當然有這個資格。但如果我們不能痛下決心補偏救弊、解決目前的種種弊端,那么我們就沒有資格。我們寫《中國不高興》,首先是對自己不高興,只有對自己不高興,有了憂患意識,才可能解決問題、獲得資格。在“今天是個好日子”、“咱們老百姓今兒個真高興”的歌聲中繼續(xù)烏煙瘴氣地混日子,是混不出資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