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兵:與泡沫共贏
要知道何時抽身
2007年,一本叫《貨幣戰(zhàn)爭》的書在中國熱賣,并引起了轟動,書的作者是1994年在美國留學、后來在美國第二大按揭公司房地美從事信息安全技術工作的旅美華人宋鴻兵。他寫這本書的目的,“在于把18世紀以來世界重大金融事件背后的黑手曝光出來,回放、體會、觀察、對比和總結這些人的戰(zhàn)略目的和慣用手法,從而預測他們未來對中國進行打擊的主攻方向以及探討中國的反制之道?!?/p>
2007年9月6日 滬指5393點
一個月后沖上6124點
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已經(jīng)開始浮現(xiàn)。2007年9月,宋鴻兵談了對國內(nèi)股市的看法:
由于經(jīng)濟結構失衡,中國的金融系統(tǒng)從股市和樓市中不斷積累各種各樣的問題?,F(xiàn)在無論是對國家也好,對個人也好,不完全是中國金融系統(tǒng)內(nèi)部的風險,還有外部風險的問題。
如今,國內(nèi)很多商業(yè)銀行成了上市公司,這些上市銀行實際上非常依賴股價和房價,行情好的時候,公司利潤增長30%~40%,很多利潤都來源于金融投資。所以,這種利潤增長是不可靠的,是隨時都有可能逆轉的。
現(xiàn)在,股市的風險已經(jīng)越來越大,廣大的投資者必須意識到,自己在跟誰玩,雖然是在國內(nèi)市場上投資,但大家必須關注國際市場的變化,關注整個金融市場的變化,因為這些因素在特定情況下決定著股市的漲跌,一定要有風險意識。如果大家想要與泡沫共贏,最關鍵的是要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抽身,什么時候撤出。現(xiàn)在至少要撤出一半的資金,來保護自己的財富。
2008年春節(jié)過后 滬指4500點 美國次貸危機在人們的印象中還只是個概念
宋鴻兵當時說了兩點,第一,A股仍然有很大的風險。當時有很多人說,A股已經(jīng)到底了,可以買了。但宋鴻兵的看法是遠沒有到底。第二,美國次貸危機遠遠沒有暴發(fā)出來。他預測,2008年6、7、8這三個月應該是美國次貸危機的高峰。
2008年6月7日 滬指3329點
汶川地震后不到一個月
2008年6月,宋鴻兵說“海嘯”就要來了。他認為,美國的金融體系馬上就要出問題了。美國正在發(fā)生的危機是全面的次貸危機,會出現(xiàn)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地震。美國次貸危機導致房地產(chǎn)衰退和金融市場混亂。
第二階段——海嘯。最突出的特點是信用違約掉期(金融衍生品)。從今年6月份開始,我們馬上就會看到世界金融市場的第二次巨大動蕩,也就是說,次貸危機非但沒有結束,還在進一步升級。
第三階段——火山。美國國債會有很大的問題。標志性事件就是美國兩家最大的按揭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會出問題。由于他們的金融資產(chǎn)數(shù)量龐大,一旦出問題,將在全球引發(fā)更大的對美國國債的信任危機。
第四階段——冰河期。全球陷入整體性的金融危機。
受此影響,中國現(xiàn)在就面臨著熱錢危機、房地產(chǎn)風險、石油和糧食危機、人民幣持續(xù)升值的威脅。
這些危機疊加起來,使今年下半年的經(jīng)濟形勢不容樂觀,很可能造成金融風險甚至危機。在股市上操作的人要萬分小心,盡量減倉,套得不深的就撤出來。今年的股市與往年不一樣,必須要有全球視野,否則可能被套得很慘。
點評
從滬指5300點開始,宋鴻兵就在提示風險,讓大家謹慎抽身,因為他看到了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地震”。但當時,很多人并沒把次貸危機當回事,認為對中國的危害不會很大。當宋鴻兵預測次貸危機的“海嘯”即將來臨時,很多人聽上去毛骨悚然,但在行動上卻不以為然。就在他預測的“海嘯”高峰期一個月后,雷曼破產(chǎn),金融危機遍及全球,“海嘯”真的來了。
。(新財經(jīng)李斌 )
【來源:每日經(jīng)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