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球金融十大趨勢
2009年01月20日 《環(huán)球財經》
向松祚/文
一:全球陷入低利率流動性陷阱
2009年,全球貨幣金融體系將陷入低利率流動性陷阱,主要央行仍將繼續(xù)降息。很大程度上,全球金融體系已經崩潰,盡管全球政府為挽救金融體系,已經注資(入股、購買不良資產或承諾擔保)超過7萬億美元。新年伊始,格林斯潘宣告:“全球金融融通體系業(yè)已崩潰?!比蛐缘牧憷守泿耪呤墙鹑隗w系崩潰的最顯著特征。
2008年12月17日,美聯(lián)儲決定將金基準利率下調至0~0.25%區(qū)間,標志著正式啟動著名的“零利率”貨幣政策。美聯(lián)儲鄭重宣告:“將動用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以盡快恢復經濟持續(xù)增長,確保價格水平穩(wěn)定。”那么,美聯(lián)儲還有哪些政策武器可以動用呢?
?。?)將聯(lián)邦基金利率降到零。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始終將短期利率控制在較低水平;承諾無限量購買國債直至國債收益率下降為止,目的是要降低長期國債收益率水平,以間接降低企業(yè)和個人的長期借貸成本。
?。?)大量買入私人企業(yè)的債券,目的亦是降低企業(yè)債券收益率,亦即降低企業(yè)債務融資之成本。
?。?)積極干預外匯市場,確保美元持續(xù)走弱,以提高進口商品價格,提升美國出口企業(yè)競爭力。
?。?)同時使用寬松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譬如減稅的同時增加貨幣發(fā)行量。
歐洲央行仍將繼續(xù)降息和長期維持低利率。
日本目前已經接近“零利率”貨幣政策區(qū)間,將長期維持此趨勢。
英格蘭目前利率水平為1694年該銀行成立以來最低水平,仍有可能繼續(xù)降息。
中國人民銀行繼續(xù)降低利率空間相當大,2009年可能多次下調基準利率。
二:國際資金持續(xù)向發(fā)達國家回流
國際資金將持續(xù)從發(fā)展中國家向發(fā)達國家回流,成為發(fā)展中國家資產價格(股市、房地產)動蕩和匯率動蕩的重要推動力量。
2001年,當時全球經濟同步下滑,全球資本流動突然回落,2002年后反彈,一直保持增長態(tài)勢,2008年全球資本流動規(guī)模達到16773億美元。但是,目前全球經濟在經歷了若干年強勁增長后,面臨重大持續(xù)下滑。預計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全球資本流動將遭遇拐點,規(guī)模大幅度下滑。據(jù)IMF估計,總體規(guī)模將回落至14861億美元。
在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大量國際資本流入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越南、烏克蘭等),使這些國家經濟過熱、市場泡沫、通貨膨脹,IMF將2007年發(fā)展中國家的私人資本凈流入修正到6800億元,是歷史紀錄2005年的兩倍還多。但進入2008年8月份,這種勢頭開始逐漸轉向,尤其是10月份驟然降溫,猶如坐過山車一般。從2008年全年看,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新興市場地區(qū)和國家的資本流動無疑遭遇拐點,對資本流出的擔憂顯著增強。
世界銀行估計,未來2年內,從發(fā)展中國家流出的資金將超過3500億美元。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國際資金從中國市場撤出的跡象已經相當明顯。
三:主要大國貨幣匯率持續(xù)震蕩
主要大國貨幣匯率持續(xù)震蕩,美元--歐元匯率將持續(xù)走弱,美元--日元匯率將持續(xù)走弱,美元--人民幣匯率將趨于穩(wěn)定。
四: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將持續(xù)低迷和震蕩,全球房地產價格將持續(xù)下降和低迷
2007年次貸危機爆發(fā)以來,全球股市市值總共蒸發(fā)超過30億美元,主要后果是:企業(yè)直接融資渠道接近枯竭、企業(yè)投資支出相應大幅下降;“負財富”效應迫使個人削減消費支出;企業(yè)股權投資或股票投資蒙受巨額虧損,基金虧損累累,全球對沖基金、互助基金、私募基金等的投資者,正在大規(guī)模要求贖回基金投資。麥道夫金融騙局之敗露更是雪上加霜,加劇基金贖回浪潮。格林斯潘最近撰文說:“全球投資者對股市之恐慌程度,是過去100年歷史之最?!?
過去一年,全球主要股市最高下跌幅度超過65%,下跌幅度前三名分別是俄羅斯、中國和巴西。最低下跌幅度也超過25%。全球金融機構“去杠桿化”、貿易萎縮、GDP增速大幅度放緩、實體經濟諸多企業(yè)經營困難、收入和利潤下降,這些因素將決定全球股市持續(xù)低迷和震蕩。
如下二圖是全球房地產價格總體走勢,預計全球房地產價格仍將持續(xù)下降和低迷。
五:全球石油和大宗商品價格將持續(xù)回落和低位震蕩
全球經濟增速急劇放緩,導致大宗商品需求銳減,是推動大宗商品價格持續(xù)迅速回落的主要力量。全球金融機構“去杠桿化”和基金虧損嚴重(尤其是對沖基金),讓投機大宗商品市場的資金量銳減,是導致大宗商品價格急劇下降的又一重要力量。兩大力量之趨勢短期內無法改變,因此,大宗商品價格仍將持續(xù)回落和低位震蕩。
六:全球金融機構持續(xù)加速“去杠桿化”
全球金融機構持續(xù)加速“去杠桿化”過程,成為國際資金回流和資產價格低迷和動蕩的重要推動力量。
高杠桿是全球金融危機急劇惡化的核心原因之一。高杠桿經營模式成為全球所有金融機構一致的顯著特征,以美國和歐洲最為典型:
全球幾乎所有金融機構的杠桿比例(總資產/資本金)都奇高,平均杠桿比例超過30倍,某些銀行高達40、50、甚至60倍。資產價格縮水1/30、1/40、1/50、1/60,立刻面臨技術上破產的風險。譬如雷曼兄弟杠桿比例高達33倍,美林、大摩、高盛集團杠桿比例都在27倍左右;德意志銀行杠桿比例高達60倍、巴克萊銀行集團55倍、富通銀行34倍。高債務是全球所有金融機構的通病。
對沖基金、私募基金之杠桿比例,平均還要高于商業(yè)銀行和投資銀行。
為了恢復穩(wěn)健經營所要求的低杠桿比例,全球金融機構目前都開始了近乎瘋狂的“去杠桿化”過程。其一,盡可能增加資本金。由于目前股市低迷,直接融資近乎完全不可能。通過直接融資增加資本金幾乎沒有可能。其二,政府注資增加資本金。譬如美國財政部已經給幾家最大金融企業(yè)注資2500億美元。然而,政府注資依然無法滿足“去杠桿化”對資金的巨大需求。其三,盡可能出售資產以降低杠桿比例。然而,目前全球資產市場普遍低迷,金融企業(yè)出售資產、降低杠桿比例之前景異常暗淡。
據(jù)最保守估計,僅美國最大3家商業(yè)銀行(花旗銀行、摩根大通銀行、美洲銀行)“去杠桿化”、達到穩(wěn)健經營所要求的低杠桿比例,就需要新增資本金近6000億美元。全球“去杠桿化”所需資金是一個異常龐大的天文數(shù)字。最近美洲銀行拋售中國建設銀行股份套現(xiàn),即與其“去杠桿化”密切相關。就連格林斯潘也不得不坦率承認:“去杠桿化”是全球資產價格面臨的主要壓力。
七:全球貿易持續(xù)萎縮,貿易保護主義壓力將持續(xù)上升
可以先看以下圖表,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的貿易趨勢。
世界銀行預計,2009年的全球貿易增速將出現(xiàn)逾25年來的首次下降,降幅可能會達到2.1%。英國《經濟學家》雜志預計,2009年全球貿易增長速度可能只有2%,是1982年以來的最低增速。IMF《世界經濟展望》預計2009年全球貿易增長2.1%。其中:發(fā)達經濟體進口增速是-0.1%;其他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進口增速是5.2%;發(fā)達經濟體出口增速是1.2%;其他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出口增速是5.3%。
八:實體經濟幾乎所有行業(yè)和企業(yè)都面臨需求低迷、收入和利潤急劇下降、市值下降、融資困難的巨大壓力
幾乎所有企業(yè)的收入和利潤都在經歷有史以來最大幅度的下滑:從通用電器到豐田汽車;從Google、雅虎到阿里巴巴和百度;從道化學到所有航空公司;從諾基亞到所有零售商店;從鋼鐵到電力。
金融行業(yè)首當其沖:對沖基金、私募基金、投資銀行虧損最為嚴重。貨幣市場基金也未能幸免。
私募基金、共同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的虧損同樣巨大。幾個驚人的案例:(1)Goldman Sachs的Highbridge Fund將從150億美元驟降至60億美元,并且有可能完全清盤;(2)驚天大騙局雪上加霜。Bernard Madoff的世紀 Ponzi游戲,總計損失可能超過500億美元。全球第九大對沖基金Fairfield Greenwich Group.有75億美元資金投資于Madoff基金,該基金可能完全清盤。該騙局的破產波及紐約主要地產大亨、歐美國家銀行和全球多家著名慈善基金;(3)哈佛大學基金虧損高達80億美元,從370億美元縮水到280多億美元;(4)全球最大的債券市場基金PIMCO取消六支基金的分紅計劃;(5)歷史最悠久的貨幣市場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被迫清盤;(6)風險投資基金投資者大規(guī)模違約已經開始。
九:全球金融體系將全面陷入“債務—通縮負循環(huán)”
全球金融體系完全(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的金融體系)將在2009年全面陷入“債務—通縮負循環(huán)”,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能否盡快終結“債務—通縮負循環(huán)”,是全球經濟擺脫衰退和蕭條,開始復蘇之關鍵。
更可怕的是:各種經濟數(shù)據(jù)表明,全球經濟進入了典型的“債務—通縮”周期。這是金融危機里面最危險的階段,處理得好,經濟有望盡快回復;處理得不好,經濟就有可能陷入長期衰退和蕭條。
“債務—通縮”周期包括六個內在機制:其一,通貨收縮加劇借款人還債負擔,老借款人無力歸還老貸款;其二,通貨收縮迫使真實利率急劇上升,新的借款人無力舉借新貸款;其三,通縮大幅度削弱企業(yè)收入和利潤,進一步惡化企業(yè)還債能力;其四,償還債務、儲備現(xiàn)金、“去杠桿化”之迫切需要,迫使企業(yè)和個人拼命拋售資產,資產價格持續(xù)下降;其五,資產價格持續(xù)下降讓企業(yè)和個人凈資產急劇縮水和成為“負資產”,被迫收縮投資和消費,進一步加劇通貨緊縮和資產價格崩潰;其六,大量企業(yè)經營困難或無力償債,進一步惡化眾多金融機構之資產負債,迫使金融機構進一步收縮信貸。
上述六個機制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強化,形成金融體系和經濟體系持續(xù)衰退和蕭條的“負循環(huán)”?!皞鶆铡s負循環(huán)”周期的起點是資產價格崩潰,核心是金融機構的“去杠桿化”或資產價格的持續(xù)下滑。
易言之,“債務—通縮的負循環(huán)”周期是資產價格崩潰和實體經濟通貨緊縮相互作用、相互強化的“經濟體系負循環(huán)”,是虛擬經濟“負循環(huán)”和真實經濟“負循環(huán)”相互強化的動態(tài)過程。整個經濟體系一旦陷入如此嚴峻的“負循環(huán)”,那么,試圖將經濟體系“通貨再膨脹”、避免整體經濟衰退和蕭條的貨幣政策手段,就近乎完全失效,至少短期內難以奏效。
中金公司認為,考慮政策效果2009年我國CPI預計為1.0%,PPI為-7.5~-6.3%。2009年下半年緊縮形勢更加嚴重:中金預計我國2009年上半年CPI為1.1%,下半年CPI為0.9%; 2009年上半年PPI為-5.1~-4.8%,下半年PPI為-9.7~-7.8%。導致通縮的主要是非食品類價格同比走低。
十:全球性經濟衰退和蕭條已成定局
全球性經濟衰退和蕭條已成定局,2009年難以走出衰退和蕭條之深淵?!捌飘a、蕭條、通縮、失業(yè)”將成為2009年全球經濟的四個關鍵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09年,全球GDP增速為2.2%。其中,2009年美國GDP增速為0.7%,美聯(lián)儲預計美國GDP增速-0.2%到1.1%;2009年歐洲GDP增速為0.9%;2009年日本GDP增速為0.6%;2009年中國GDP增速為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