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英國政府下令,“不許反對資本主義”。
英國政府要求各地各級學校在教學活動中“不得使用反資本主義”及宣揚“資本主義社會將走向終結”的教材,包括課外書籍、影視作品等作為輔助教學資料等。

什么叫“意識形態(tài)壁壘”啊?什么叫“上綱上線”啊?這才是真正的扼殺思想自由,這才是真正的上綱上線,很多人喜歡吹噓西方“言論自由”,結果天天被打臉,人家連“反對資本主義”都不允許,教科書里講都不讓講。
難道說,西方資本主義橫行數(shù)百年,今天已經(jīng)失去了“道路自信”了嗎?
反資本主義不好嗎?推翻資本主義不好嗎?我看很好。
如果一個制度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破壞社會的公平、阻礙人類的進步、吃盡了勞苦大眾的血肉,只肥了少數(shù)毒蛇猛獸……這樣的制度不該被摧毀嗎?
不要覺得資本主義在近代以來順風順水,創(chuàng)造了社會財富,推動了生產力發(fā)展,就認為資本主義是完美無缺的制度,咱們不能只看到福布斯排行榜上的那些富豪,不能只看到發(fā)達國家上層階級的紙醉金迷,卻看不到落后地區(qū)、不發(fā)達國家、第三世界人民的苦難。
資本主義的一切,似乎都建立在“合法”的基礎上,看不見的手,不會調余補缺,只會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在看似合理的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中,窮人和弱者會失去一切......所有的巧取豪奪、損不足奉有余,似乎都有著法律依據(jù),因為法律保護著“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資本的積累,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痛苦是大多數(shù)人的。
而且周期性的經(jīng)濟危機、金融危機已經(jīng)成了全球的癌癥,每到一定階段,都會出現(xiàn)金融泡沫、生產過剩、消費不足、技術革新失去動力,大家陷入內卷和存量的廝殺爭奪,富人的資產不斷增加,窮人不斷破產,貧富差距無限擴大、底層生存環(huán)境惡化......從而導致世界性的動蕩和沖突。
更重要的是,一國之內是無法建成資本主義的,資本主義想要續(xù)命,必然要走向全球擴張的道路,既然是“損不足以奉有余”,那么就必然要從更落后的地區(qū)、更不發(fā)達的國家去掠奪、壓榨,這就是現(xiàn)代資本主義所做的事情,他們從第三世界掠奪資源、人才,傾銷商品,用世界貨幣掌控第三世界的金融命脈,用跨國資本掌控大型企業(yè),剝削廉價勞動力,廉價收割優(yōu)質資產,無需戰(zhàn)爭,就可以源源不斷從全世界吸血。這就是全球化的壟斷資本主義,也叫“帝國主義”。

記得韓國導演奉俊昊的《漢江怪物》嗎?最可怕的不是漢江里的怪物,而是從上到下操縱整個韓國經(jīng)濟、金融、民生、軍事、輿論的那個“怪物”,這個怪物叫做“美國”,甚至就連最初那個“怪物”,也是美國人造出來的,為的就是引起韓國的恐慌,讓韓國徹底投降、開放金融市場、交出經(jīng)濟命脈,徹底成為美國的附庸,為美國輸血。當韓國為了抵抗“想象中的怪物”,而把自己的命運交給美國之后,他們失去了什么?失去的是未來。

資本主義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發(fā)展到了巔峰,但地球也是有極限的,一國之內無法建成資本主義,一球之內自然也做不到,畢竟以人類的能力,還沒有本事去殖民太空。所以說,資本主義的未來,必然是“死局”,也就是“熱寂”。
世界上沒有萬壽無疆的人,也沒有千秋萬載的帝國,更沒有永遠正確的理論、永遠完美無瑕的制度。
開爾文當年吹“物理學的大廈已經(jīng)建立,現(xiàn)在只是有兩朵烏云而已”,但這兩朵烏云直接摧毀了那個根基不穩(wěn)的大廈,重建了兩座魔法塔;福山當年吹《歷史的終結》,認為西方資本主義民主制度就是人類最完美的制度,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你看他還敢吹“終結”嗎?
有問題,就要讓批評,就要解決問題,就要改,不能諱疾忌醫(yī)……你把教材里的“資本主義”刪掉,就代表資本主義的問題不存在啦?你不讓大家談“剝削”、談“階級”,剝削和階級就不存在了嗎?這是掩耳盜鈴。
越是要完蛋的制度,才越是回避民眾對它的討論,因為這玩意兒千瘡百孔、漏洞百出、無法自圓其說、從肉體到靈魂都腐朽了……根本沒有補救的價值,只能換一條道路,從頭來過。
在2020年歐美國家的新冠疫情中,大家都看得清楚,這是為普羅大眾服務的制度嗎?這是為資本、富人服務的制度,幾十萬窮人的性命,還不如富豪的資產、股市的數(shù)字、政客的選票。

“自由”和“民主”很重要,但資本主義的“自由民主”能夠被批判更重要,如果講都不能講,批都不能批,那么資本主義的自由是誰的自由?資本主義的民主是誰的民主?
抗戰(zhàn)前期,蔣介石不讓講“抗日”,甚至在報紙上連“日本”、“日軍”都不能提……導致很多報紙上直接寫“XX”、“抗X”,難道不讓寫日本,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就不存在嗎?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就不會發(fā)生嗎?
面對即將發(fā)生的危機,無論你立場如何,喜歡還是不喜歡,害怕、逃避都是沒有用的,該來的總會來,萬物都在變化發(fā)展之中,新生事物崛起的時候多么意氣風發(fā),退出歷史舞臺的時候就多么潦倒頹唐。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文明總會找到它的出路。
英國干的這個事兒,也是這個意思,英國曾經(jīng)靠資本主義成為了“日不落帝國”,但在全球資本主義的狂潮中,英國也在今天失去了當年的地位和榮耀。然而,他們不反思資本主義的弊端,卻直接把這幾個字打上馬賽克,假裝看不見。
這樣的資本主義,已經(jīng)成了至高無上的“自由宗教”、“禮教大防”了,不許質疑,不需批評,不讓深入討論……
我們讀史書,都明白什么叫做“氣數(shù)將盡”,快了,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