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5日。
一個男人手中拿著講稿,對著攝像頭緩緩念出了上面的內容。
他的聲音低沉,不再具有力量,有的只是無力和難以掩飾的絕望。
“我這是最后一次以總統(tǒng)的身份,在大家面前發(fā)表演說……”
隨著戈爾巴喬夫,話音落下的那一刻。
曾經那個讓資本家顫栗,讓歐美聞風喪膽的紅色政權,也隨之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蘇聯(lián),一個差點顛覆了世界的名字。
他的偉大無需向任何人解釋,時間自會給予我們答案。
就像現如今那20多個放棄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他們的現狀就很能說明問題。
01
蘇聯(lián)的十五個盟國
所謂的蘇聯(lián),其實指的是由多個國家,聯(lián)合加盟組成的共和國聯(lián)盟。
而在解體之后,俄羅斯繼承了蘇聯(lián)的大部分衣缽。
其中,包括絕大部分的軍事力量和70%的領土面積。

而俄羅斯所繼承的,不僅是這些紙面實力,也包括了蘇聯(lián)在聯(lián)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地位。
眾所周知,俄羅斯地處高緯度,氣溫低,礦產資源豐富帶動了他的重工業(yè)水平發(fā)展迅猛。
但也同樣因為自然原因。
俄羅斯不適宜種植熱帶經濟作物和糧食等,這也就導致了他輕工業(yè)水平相對落后。
因為天氣嚴寒,俄羅斯人大多喜歡喝烈酒御寒。
從而轉為酗酒,這也導致俄羅斯人平均壽命偏短,人口資源并不豐富。
總體而言,俄羅斯的發(fā)展,在蘇聯(lián)解體后就陷入了泥濘之中。
就以俄烏戰(zhàn)爭為例,本以為是快刀斬亂麻,現如今卻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消耗戰(zhàn)。
再說烏克蘭,如果說俄羅斯蘇聯(lián)這頭紅色巨熊的長子。
那烏克蘭就是巨熊的次子,也就是咱們說的二毛。
為啥?
因為在蘇聯(lián)解體后,二毛繼承了蘇聯(lián)30%的武器裝備。
可別小看了這30%。
要知道當時的蘇聯(lián),在軍事力量可是一點也不遜色于美國,在某些方面甚至猶有過之。

當然了,光憑這點實力要和俄羅斯掰手腕,那也是不現實的。
烏克蘭要不是仗著背后有人撐腰,估計早就被俄羅斯斬于馬下了。
如今的局面也是造化弄人,曾經并肩作戰(zhàn)的親兄弟,如今卻要同室操戈。
正應了那句流傳很廣的話:
“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說完大毛和二毛,再說位于波羅的海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這三國的國土緊緊挨在了一起。
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命運共同體,彼此間就是唇亡齒寒的關系。
而且這三位的位置,也非常尷尬,緊挨著德國和俄羅斯。
和強國做鄰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歷史上這三個國家,就經常淪為戰(zhàn)略必爭之地,國內飽受戰(zhàn)火荼毒。
在蘇聯(lián)解體之后,三個哥們吸取了老祖宗留下來的經驗。
費了老鼻子勁加入了歐盟,抱上了一條更粗的大腿。
從此以后經濟發(fā)展較為迅猛,小日子過得也算有滋有味。

至于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這三位,是投也不是不投也不是。
在蘇聯(lián)解體前,他們的日子就不好過。
解體之后雖說日子更差了,但再差也就這樣了。
說發(fā)展,那就無異于是癡人說夢。
四戰(zhàn)之地,又是山姆大叔的后花園,不打你就燒高香謝天謝地了,還圖什么發(fā)展。
還有匈牙利等四個蘇聯(lián)的盟國,所謂是樹倒猢猻散。
老大哥這棵參天大樹一倒,下面的小弟各方奔走,都忙著給自己找新大哥。

其實大哥很好找,毛熊倒了歐洲能投靠的也就歐盟了。
于是,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趕緊自廢武功。
摒棄社會主義制度,實行所謂的民主化改革。
好家伙,一套操作猛如虎,其實對他們來說不過就是換了個馬甲而已。
當然,最搞笑的是四兄弟里面阿爾巴尼亞,居然被歐盟給拒了。

給出的理由是:經濟欠發(fā)達。
歐盟,有錢人才需要聯(lián)盟。
窮人?
和泥巴玩去吧你。
再說到中亞地區(qū)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坦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這五大坦里面有過得好的,靠出口資源創(chuàng)收外匯。
小日子勉強還能維持個溫飽,要是沒資源出口的,那老百姓就只能啃樹皮了。

放棄社會主義走資本主義。
從上述幾個國家的情形來看,要是你本身就有錢,本身就有資源,那沒問題,簡直就是錦上添花的好事。
可問題是沒錢咋辦呢?
歐盟會給你雪中送炭嗎?
對于這個問題,咱們看看南斯拉夫和德國放棄社會主義后,截然不同的發(fā)展,或許就能知道答案了。
02
南斯拉夫和德國
二戰(zhàn)結束后,德國被拆分為東德和西德,隨后又建起了阻斷兩德的柏林墻。
冷戰(zhàn)期間,靠著蘇聯(lián)的支持,社會主義東德的發(fā)展一度超越西德。

但隨著冷戰(zhàn)進入80年代,蘇聯(lián)后繼無力日益疲軟。
東德的發(fā)展也陷入了停滯,而西德在美國和歐盟的扶持下,一度趕超東德,短期內就把東德甩了好幾條街。
在蘇聯(lián)宣告解體之后,德國索性就把柏林墻推倒,東德西德合為一家。
德國在歐盟的發(fā)展,簡直就是如魚得水。
畢竟德國人的實力就擺在那里,別看兩次世界大戰(zhàn)都輸了。
但人家到今天為止,工業(yè)水平依舊走在世界最前列。

再說南斯拉夫,當年鐵托一手締造的南斯拉夫聯(lián)盟共和國,在其鐵腕統(tǒng)治下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再加上適宜且有效的政策方針,南斯拉夫的經濟發(fā)展一度迎來騰飛。
國民生活水平,甚至可以趕超同時代的歐洲。
在冷戰(zhàn)期間南斯拉夫,雖然屬于社會主義國家。
但卻并未加入華約組織,置身事外不參與兩個超級大國間的對抗。
可惜在鐵托逝世,并隨著蘇聯(lián)解體后,南斯拉夫也沒能逃過清算。

斯洛文尼亞兩個經濟發(fā)達的國家,被歐盟吸納,畢竟正義與民主的光輝只會照在有元人身上。
塞爾維亞,黑山等紛爭不斷,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諸如蒙古,柬埔寨甚至阿富汗。
都曾經有過社會主義政權。
但在受到蘇聯(lián)解體影響后,全都選擇了放棄社會主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