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會預算處(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最新報告指出,美國當前的貧富差距比1980年代更糟,1989年美國最窮的50%人口,還擁有全國總財富的4%,如今縮小一倍,僅剩2%。
中等階層和中高端層,也就是家庭財富在全國最富50%和90%之間的人,他們的總財富占全國總財富從1989年33%,在2019年跌到26%。
報告指出,前10%最高收入階級總財富的全國占比升到66%,頂尖1%富豪的占比增加最多;亦即頂尖1%階級300萬人的總財富,比全國中上階級、中等階級和中下階級90%2億9100萬人的總財富還多。
預算處應佛蒙特州無黨籍聯(lián)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要求,提出這份美國財富分配變化報告。桑德斯參選總統(tǒng)時,專打“貧富不均”牌。
他接受CBS晨間節(jié)目訪問時說,“當今的美國社會,頂尖的『億萬富翁』階級日子過得超舒服,勞工階級(藍領白領)落后他們越來越遠”。
他說,“過去50年來,財富重新大分配的結果就是,頂尖1%的財富成兆增加,勞工階級和中產階級則變窮”。
預算處說,勞工階級向來靠家庭資產當跳板往上爬,高端層不靠這個,而靠商業(yè)資產如不動產投資、金融證券、遺產信托,穩(wěn)坐財富頂層位置。
1989年迄今,靠薪資收入、401(k)退休存款或國稅局計劃位居51-90%的中高端層,這方面的收入占總財富的比率不斷增加。
至于最窮50%美國人的總財富,不但從1989年到2007年不斷縮水,2008至2009年經濟大衰退或金融海嘯期間,還因為家庭資產一下跌落好幾兆元,再“大縮水”一次,自那次房市崩盤,最窮25%美國人陷入更深的債務,今天,最窮3000萬家戶的平均資產不到1萬8000元,許多甚至是負數(shù),亦即債務超過資產。
30年前,美國低收入階級的債務主要是房貸和車貸,2016年起,學貸取而代之,成為家庭最大債務。
來源:世界日報 記者張聲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