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21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fā)出消息,一艘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的巡邏艦在20日穿行臺灣海峽。
這一消息看似普通,但是其實卻非常不普通。

因為,海岸警衛(wèi)隊被稱為美國的“第二海軍”。“第二海軍”的這艘艦艇,通過臺灣海峽這條敏感水道的時間點,正是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結束對北京訪問的第二天。
也就是說,布林肯前腳剛從北京離開,美“第二海軍”的巡邏艦就穿行了臺灣海峽。要知道,中方在去年就已經宣稱臺灣海峽非國際水域,并將美國派遣軍艦通過臺灣海峽視為對中國的嚴重挑釁。
雖然從軍艦變成了海岸警衛(wèi)隊的巡邏艦,軍事色彩下降了,挑釁意味也減弱了一個檔次,但是對于美國國內的“反華政治勢力”來說卻是一個交代。

中國海警局新聞發(fā)言人21日就美“斯特拉頓”號炮艦過航臺灣海峽發(fā)表談話,批“斯特拉頓”號炮艦過航臺灣海峽并公開炒作。中國海警艦艇對其全程跟監(jiān)警戒,依法依規(guī)應對處置。中國海警將加強在中國管轄海域的巡航執(zhí)法,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海洋權益。
值得注意的是,發(fā)布海岸警衛(wèi)隊炮艦過航臺海消息的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而不是海岸警衛(wèi)隊。這說明,還是美海軍第七艦隊實際在背后操作這個行動。
第七艦隊的聲明稱:“斯特拉頓號通過臺灣海峽表明美國致力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qū)。美軍會繼續(xù)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
這套說辭凸顯,美國人只是換了一種招數,可能是覺得用軍艦穿越太頻繁而且挑釁性比較強, 而用“第二海軍”更加方便一些。

而且,“斯特拉頓”號是在布林肯結束對華訪問的第二天通過臺灣海峽,本來外界對這趟訪問評價還是比較正面的,雖未有重大突破,但起碼雙方同意穩(wěn)定關系、加強相互在5個重要領域的溝通與合作。
避免引發(fā)沖突,這是中美雙方當前一個重要的共識。雙方一致同意穩(wěn)定關系,以免演變成沖突。中方直言,中美關系正處于自1979年建交以來的最低點。
本月初,美國海軍發(fā)布視頻顯示美軍導彈驅逐艦“鐘云”號(USS Chung-Hoon)和加拿大皇家海軍護衛(wèi)艦“蒙特利爾”號在臺海航行時,一艘中國海軍導彈驅逐艦驅離美國艦艇,距離不到137米。
這一幕讓美國心有余悸,因為一旦“破局”,華盛頓在臺海的模糊政策被打破,美國將喪失在臺海乃至西太地區(qū)扮演“幕后推手”的空間。華盛頓現在的策略是統籌一切可以利用的戰(zhàn)略資源,去限制和打壓中國的崛起。

所以,我們對美國的“炮艦外交”、“海盜邏輯”不能抱幻想。
首先,我們要看到,布林肯從中國離開后,就前往倫敦會見G7與歐盟代表,目的是什么?就是協調對華政策。美國國務院21日表示,“G7重申團結一致的立場,并強調在應對中國問題上密切協調的必要性”。
美國人特意強調,“G7在對華問題的密切協調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團結。”
在倫敦,布林肯會見了來自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英國和歐盟的代表,并向他們通報了他這次訪華的情況,以及與中方會面的情形。
布林肯和G7代表分享這些,一個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美國的這些盟友能夠與美國協調立場,統一口徑,企圖形成對華“統一戰(zhàn)線”。

其次,歐洲在對華問題上正展現出“戰(zhàn)略自主”,但是仍有搖擺。
最近,以法國總統馬克龍為代表,歐洲不少領導人和高官接連訪華,強調歐洲在戰(zhàn)略上的獨立性。但是,歐盟還是在對華戰(zhàn)略上強調“三元論”,將中國視為合作伙伴,經濟上的競爭者和制度上的對手。
上個月底,美國與歐盟在瑞典的貿易和技術委員會(TTC)會議結束后,宣稱“要聯手抗衡中國的非市場經濟行為和虛假信息”。
歐盟計劃重新調整其對華政策,但又承認與美國進行協調至關重要。華盛頓則不斷拉攏歐洲,表示歐盟和美國對中國的看法日益趨同,不過雙方并不尋求與中國脫鉤,而是專注在“去風險”。
上月布林肯會晤西班牙外長后重申,歐盟是美國的核心伙伴,過去幾年雙方對與中國的競爭理念趨于一致,也采取相近的手段以應對中國挑戰(zhàn)??梢姡绹谙氡M辦法強調歐洲與美國的共同之處。

第三,美國國內的對華“鷹派”在不斷渲染拜登政府對華軟弱。比如,美眾議院共和黨外交領袖對布林肯北京之行潑冷水。
在布林肯訪問北京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共和黨人邁克爾·麥考爾6月20日發(fā)表聲明,對這次中國之行表示“失望”。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同一天在院會發(fā)言中,要求在《國防授權法案》中考慮到“北京的威脅行為”。
麥考爾稱,除了允諾今后將有更多會晤外,布林肯的中國之行沒有取得任何實質結果。此外,“美國國務院似乎停止了出口管控和制裁,作為與中方會晤的代價。”
這位共和黨眾議員之前就反對布林肯在目前的情況下訪問北京。接下來,共和黨在對華問題上肯定還會繼續(xù)給拜登政府施加壓力。
面對美國海岸警衛(wèi)隊的炮艦過航臺海,中國軍方也展開了強硬回擊。

“斯特拉頓”號通過臺灣海峽的第二天,中國海軍“山東號”航母率領的一個打擊群,沿著臺灣海峽自北向南航行。當天還有解放軍軍機29架次、軍艦10艘次,持續(xù)在臺海周邊活動。
今年4月初,蔡英文“過境竄美”、與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見后,解放軍便在臺灣周邊多個??沼蚺e行大規(guī)模的聯合軍事演習。當時首次進入西太平洋進行演訓的山東號航母也在臺灣東側海域起降艦載機,直接參與了針對臺灣的軍演。
山東號航母在臺灣周邊海域的活動一向受到臺灣軍方的高度關注,而山東艦上一次穿行臺灣海峽則是今年5月27日。
據臺媒報道,解放軍本月已經累計出動223架次軍機和102艘次軍艦在臺島周邊??沼蚧顒?。而自2020年9月至今,解放軍加大了出動機艦對臺實施高壓但又不挑起沖突的灰色地帶戰(zhàn)術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