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员的女朋友》,9.1成人免费视频app官网版,影音先锋色中色,爱 爱 爱 电影,亚洲美女污污污的视频在线观看,篮球亚洲杯预选赛直播,试爱电影完整,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与已婚人妻爱田奈奈

返回 打印

上交千萬房產(chǎn)的財政部長吳波

作者:   來源:新華網(wǎng)  

1.jpg
這是吳波同志像(資料照片)。
一位共和國部長的“五子棋局”——追記新中國第五任財政部長吳波
    人生如棋局,落子收官之間品性盡顯。
    面對房子、票子、車子、“帽子”、兒子,一些黨員干部無法繞開權(quán)力利益親情的糾纏。吳波,這位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五任財政部長,下出了一盤令人震撼的“五子棋局”,展現(xiàn)出一位共產(chǎn)黨人信仰堅定、清正廉明、克己奉公的崇高風范。
    如今,他離世已有10載,然而這種品格猶如高山,離得越遠,越覺得偉岸。
    房子:不留私產(chǎn)給后代 兩立遺囑歸公
    北京,萬壽路西街甲11號院4號樓1101室和1103室,這是吳波生前的居所。
    兩套房子200多平方米,地處市區(qū)西四環(huán)以內(nèi),按照如今的房價,已值千萬元。
    房改時,不買。晚年,兩立遺囑,堅持歸公。這,就是吳波的選擇。
  “我參加革命成為一個無產(chǎn)者,從沒有想過購置私產(chǎn)留給后代。因此,我決定不購買財政部分配給我的萬壽路西街甲11號院4號樓1101、1103兩單元住房。在我和我的老伴邸力過世后,這兩單元住房立即歸還財政部。我的子女他們均已由自己所屬的工作單位購得住房,不得以任何借口繼續(xù)占用或承租這兩單元住房,更不能以我的名義向財政部謀取任何利益。”
    遺囑,擲地有聲。在秘書和親屬的見證下,立于2000年10月9日,當時吳波已經(jīng)94歲高齡。
    2003年,老人身體多病,經(jīng)常住院,對去世后房子交公的事放心不下,于是又將第二份內(nèi)容一致的遺囑寫給當時的財政部部長。
?。玻埃埃的辏苍拢玻叭眨瑓遣ㄆ届o地走完了99年人生。
    在常人看來,他在房子問題的處理上似乎有些“過”了。有人會問:當時國家不是已經(jīng)出臺房改政策了嗎?這么做有意義嗎?
    斯人已逝,我們無法追問本人。但是,在熟悉他的親人和同事眼里,吳波的舉動,既非官員作秀亦非人老糊涂。因為,他是一位有著堅定信仰的人,“一生做無產(chǎn)者”的決心,經(jīng)受住了歲月的考驗。
    年輕時投奔延安革命隊伍,被錯誤關(guān)押審查近三年之久,身心受到極大折磨時,他沒有喪失共產(chǎn)主義信仰;“文革”期間被打倒并下放改造時,他沒有放棄跟共產(chǎn)黨走的決心。到了晚年,盡管社會風氣浮躁,他依然不忘初心,堅持做一個真正的無產(chǎn)者。
    尊重他的決定,是親人和組織不約而同的選擇。
    當年受父親委托辦理此事的三子吳威立說:“后輩們也有過不同意見,不過,這是父親的決定。代他上交這兩套住房,是出于子女們對父親的尊重,完成他的遺愿。”
    回憶當年接到吳波遺囑的情景,已退休多年的項懷誠依然記憶猶新。他說:“吳波同志對自己要求嚴格是有口皆碑的。看到遺囑,黨組同志覺得這是吳老一貫的追求,我們應(yīng)該照辦執(zhí)行,也是對革命者理想的尊重。”
    吳波,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信仰,不是掛在嘴邊的口號,而是在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的堅守中鑄就而成。
    票子:“公”錢精打細算 “私”錢不為私用
    盡管守著財政部這座“財神廟”,對“公家”的錢,吳波的精打細算卻是出了名的。
    在困難時期,財政部為了解決干部食堂吃菜問題,決定要用柵欄圍一塊空地種菜。當時行政司準備花200元建竹籬笆墻,寫報告請吳波同志批準。他卻批示要重新計算,看看是建竹籬笆墻省錢還是拉鐵絲網(wǎng)省錢。結(jié)果因為能省20元,選擇了拉鐵絲網(wǎng)。
    財政部的老同志回憶,吳波經(jīng)常對大家說:“為了國家富強,把賬算準算細,節(jié)約每一元錢,應(yīng)當是財政干部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
    生活中,吳波也不喜奢華,更反對浪費,吃穿用簡樸至極。襯衣露著毛邊,睡衣補著補丁,一日三餐粗茶淡飯。
    曾在他身邊服務(wù)的工作人員楊雷芳說:“當年組織上安排我給吳老做飯,我想,這可是大官啊,特地學(xué)做了幾樣大菜,誰知到了他家才發(fā)現(xiàn),什么海參鮑魚的,都白學(xué)了。”
    簡樸,不是錢少。對“私人”的錢,吳波常常不為私用。
    曾任秘書陳紀祥說,國家每個月給吳老52塊錢的保姆費,他全交了黨費,保姆費則從自己工資里扣。他經(jīng)常給社會捐款。家鄉(xiāng)的人有困難,只要給他寫信,他就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一部分救濟父老鄉(xiāng)親。
    有時,吳波的花錢還給秘書帶來了“煩惱”。
    據(jù)陳紀祥回憶,在物資短缺時期,每逢過年過節(jié),單位會給老干部們送些雞蛋、肉禽和蔬菜,但這些東西拿來后,吳波堅持要交錢。
    陳紀祥說:“這可難壞了我,因為單位沒法給這些錢入賬。有時實在推不過,只好‘糊弄’他,把錢轉(zhuǎn)交給家里的保姆買菜用。”
    吳波逝世后,留下的存款僅5萬元。除去喪葬費用,幾乎沒有什么剩余……
    車子:私事不應(yīng)享受因公出差的待遇
    公與私的界線,在吳波看來,是嚴格清晰的。
    1982年,應(yīng)時任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張勁夫的邀請,吳老和夫人決定回老家安徽看看。
    期間,安徽省委先后兩次派車到火車站接送?;鼐┥匣疖嚽?,吳波委托省委辦公廳主任將50元汽車費轉(zhuǎn)交汽車隊。他認為這次到安徽是私人的事,私事不應(yīng)該享受因公出差的待遇,否則就是公私不分了。
    財政部黨組討論認為:吳老40多年未曾去過安徽,要給他報銷往返的火車票。
    吳波一方面感謝組織對他的關(guān)懷,但也鄭重聲明,這次回安徽探望是私事,往返火車票堅持不肯拿到公家報銷。
    據(jù)財政部退休老干部王韶光回憶,當年吳波每個月都要買一張月票,星期天到醫(yī)院看病號,或去老同事、老同學(xué)家串門,都是擠公共汽車
    有同志勸他說,您也是國家的高干了,和大家擠公共汽車不安全,以后還是讓司機送您吧!
    吳波的回答是:誰知道我是高干?我的腦門上又沒有寫著“財政部長”,我和別人擠在一起,人們也會把我當成一個老百姓,有什么不安全的呢?
    張勁夫曾感慨地說:“我們的干部都能像吳老這樣公私分明,何愁黨風不正,何愁執(zhí)政能力不強!”
    “帽子”:是向人民承擔責任的標志
    在一個沒有嚴格離、退休規(guī)章制度的年代,老同志是否離開領(lǐng)導(dǎo)崗位完全看身體情況和工作需要。
    1980年,為帶頭支持干部年輕化,74歲的吳波做出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決定,主動給中央寫報告“讓賢”。
    據(jù)原財政部辦公廳檔案處處長馮潤來回憶,中央任命他為財政部長不到一年時間,吳波主動提出來,自己年老體衰,尤其是改革開放財政任務(wù)重,特別需要年富力強的同志來主持財政部黨組的工作。
    離開工作崗位后,他還把組織上專門配備給他的“紅機”電話退還回去。
    職務(wù)和地位,在某些人眼里等同于財富和利益。但吳波曾說,職務(wù)和地位只不過是向人民承擔責任的標志,職務(wù)越高,責任越大,肩上的擔子越重。
    在吳波看來,自己從來不是什么“大人物”,就是一名普通共產(chǎn)黨員。
    早春3月,記者來到北京西城區(qū)大醬坊胡同20號,在這個四合院中,不僅曾住著吳波一家,還住著為他開車的司機蔡師傅全家。
    蔡師傅家境困難,他家的房租、水電費都是由吳波代交。一個是高級干部,一個是普通工人,兩個家庭就這樣長期生活在一起。
    黨的干部,應(yīng)該如何對待頭上的“烏紗帽”?如何處理干群關(guān)系?吳波用自己的行為,給出了最好的回答。
    兒子:路要靠自己走,靠父母不能長久,那是一種沒有出息的表現(xiàn)。
    在孩子們眼中,吳波作為父親,不僅不讓沾他這個大官的“光”,有時還“嚴苛”到干擾他們的“進步”。
    長子吳本寧,自1955年9月起報名去甘南支邊,40多年來一直生活在甘肅舟曲縣,直至去世。吳波的老戰(zhàn)友曾想幫他調(diào)到蘭州市,被老人知道后攔住了,他說絕不能用自己的影響為兒子謀好處。
    三子吳威立,清華大學(xué)畢業(yè)后分配到國家機關(guān)工作,當年在單位變革尋找新去處時,國資局成立,組織上想把他調(diào)進來,吳波認為兒子不能在自己管轄的單位工作,堅決攔住了。
    幼子吳本立,曾在北大荒支邊開拖拉機,后自己考上教師,被領(lǐng)導(dǎo)“特殊關(guān)照”去香港進修,吳波聽到后給北大荒領(lǐng)導(dǎo)打電話取消了他的進修資格,把名額給了其他教師。
    吳波曾說:“路要靠自己走,不能依靠父母??扛改覆荒荛L久,那是一種沒有出息的表現(xiàn)。”
    然而,嚴苛之下,并非無溫情。讓吳本立難忘的是,有一年,他回北京看望父母,吃完飯后,大家都吃蘿卜,父親卻給他一個“國光”蘋果。吳本立說,父親晚年,越發(fā)憐惜兒子們,每次探望父親要走的時候,老人總是送到大門外。
    如何正確處理親情與組織紀律的關(guān)系,是對黨員干部的嚴峻考驗?,F(xiàn)實證明,一些黨的干部往往在這上面栽了跟頭。
    吳波的兒孫中,沒有達官顯貴,有的只是工人農(nóng)民和普通干部,從他當部長到離休、去世至今,后輩們沒有找財政部的人辦過任何事情,也沒有一個在求職、上學(xué)、升職等事情上打過他的旗號。
    吳威立說:“父親從不對我們講大道理,他對我們的教育主要是‘身教’,那就是一輩子要按照黨的原則做事。”
    ……
    “面完達摩十年壁,換得金剛百煉身。今日靈山問證果,此生猶愧凈無塵。”這是吳波對自己革命生涯的概括,也是這位共和國部長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說:“吳老的精神、風范不斷激勵財政系統(tǒng)廣大干部職工堅定信念、牢記宗旨,守紀律、講規(guī)矩。吳老的高風亮節(jié),永遠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楷模。”


http://www.wj160.net/wzzx/sdjl/rmgp/2015-07-05/32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