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首要問題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講話有感
關 輿
據(jù)新華社和人民日報題為《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 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而頑強奮斗》的報道,9月3日上午,2019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中央黨校開班,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重要講話。
習近平總書記首先指出,共產(chǎn)黨人的斗爭“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并把這個大方向總結(jié)為“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接著具體指出在這個大方向基礎上的幾種具體情況,即講話中提到的六個“凡是”,面對這六種情況,“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斗爭,而且必須取得斗爭勝利”。
【習近平強調(diào),共產(chǎn)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凡是危害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凡是危害我國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凡是危害我國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則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凡是危害我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凡是危害我國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各種風險挑戰(zhàn),只要來了,我們就必須進行堅決斗爭,而且必須取得斗爭勝利。我們的頭腦要特別清醒、立場要特別堅定,牢牢把握正確斗爭方向,做到在各種重大斗爭考驗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

此外,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列舉了斗爭的14個領域:
【全面從嚴治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供給側(cè)結(jié)構(gòu)性改革、推動高質(zhì)量發(fā)展、消除金融領域隱患、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治理生態(tài)環(huán)境、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全面依法治國、處理群體性事件、打擊黑惡勢力、維護國家安全,等等,都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領導干部要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戰(zhàn)士。】
毫無疑問,要將全面從嚴治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等方面的工作做好,必須敢于斗爭和善于斗爭,而共產(chǎn)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這就是“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一篇第一句話,就是“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進行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劃清敵我友,也是首要問題。美國情報機構(gòu)及國內(nèi)外敵對勢力破壞中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工作的一大主要手段,就是將那些本來屬于敵我矛盾的第五縱隊、顛覆分子、敵對勢力,包裝成黨和國家需要包容乃至吸納支持的“新型知識分子”、“公共知識分子”、“民意代表”、“民主自由開明人士”,而將那些真正代表人民利益、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反對極端和過度的市場化和私有化、抵制新自由主義等錯誤思潮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和群眾的意見、觀點和聲音,貼上極左、保守、反改革開放的標簽,呼吁黨和國家將人民的聲音當做敵我矛盾進行壓制和處理。應該說,美國情報機構(gòu)對中國知識分子和部分黨員干部幾十年的洗腦,產(chǎn)生了十分深遠和持久的影響,這對中國共產(chǎn)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產(chǎn)生了很大的干擾和破壞。
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進行輿論斗爭不可不首先明確這個問題。否則,把敵人當成朋友,而把朋友當成敵人,就會給整個黨的事業(yè)造成巨大的損失。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中說的,斗爭的根本目的是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為了這一點,就必須把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放在首要位置,無論是誰敢于挑戰(zhàn)這個根本,就將成為斗爭對象。這就提供了一塊區(qū)分敵我友的試金石,就是看你是否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自由派公知帶路黨的第一目標就是取消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使中國走西方式的資本主義道路。這些自由派公知曾經(jīng)一度壟斷了中國的輿論主導權,占領過中國的輿論陣地,對于任何維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維護老一輩革命家特別是毛澤東主席的聲音,則發(fā)動其龐大的輿論機器圍剿之、謾罵之、孤立之,類似什么“寧可十年不將軍,不可一日不拱卒”、“民主成功后殺你全家”這樣的狂妄叫囂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不僅如此,他們中的不少人還占據(jù)了國內(nèi)著名高校的講臺,日復一日地或隱晦或露骨地向?qū)W生灌輸他們那一套反共推墻、宣揚西方資本主義普世價值的理論,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從教育界到輿論界被他們搞得烏煙瘴氣。
針對他們的行徑,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熱愛新中國的群眾自發(fā)組織起來,與這些公知大V作堅決的斗爭。但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由于這些人長期壟斷著網(wǎng)絡輿論資源,愛國網(wǎng)友的正義聲音在他們的打壓下得不到聲張,于是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奇觀:在共產(chǎn)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里,反對共產(chǎn)黨和社會主義制度、抹黑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鼓吹西方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的文章大行其道,而擁護共產(chǎn)黨和社會主義、為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辯誣的愛國文章卻動輒被資本媒體平臺以各式各樣的原因封禁。這就是輿論戰(zhàn)線的斗爭,這個斗爭圍繞著要不要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要不要反對資產(chǎn)階級自由化和普世價值展開。這個斗爭是你死我活的。斗爭勝利,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就有了堅實的保障;斗爭失敗,廣大先烈流血犧牲建立的新中國紅色江山就會受到嚴重的威脅甚至葬送。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局面?就是因為在長期以來的輿論斗爭中,總有一種聲音在和稀泥搞破壞,他們表面上兩邊都不得罪,給自己裝扮成“理中客”的外衣,實際上卻是站在公知大V一邊的。他們把公知大V旨在顛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而販賣西方普世價值和新自由主義的行為說成是善意的批評,不是抹黑,而把那些擁護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對某些社會陰暗面以及過度市場化私有化現(xiàn)象提出建設性意見和批評的人說成是干擾改革,并扣上“極左”“反改革”這樣的帽子。這也就是說,在這幫人的操縱下,本來是需要團結(jié)的朋友卻被當成了要打擊的敵人,而真正的敵人卻又被洗白成了統(tǒng)戰(zhàn)對象。
實際上,對新自由主義、市場原教旨主義、華盛頓共識等錯誤思潮的斗爭,本來就是習總書記號召的為了“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而進行的偉大斗爭的一部分,然而卻被一些人以“反改革”“非議改革”“極左”“僵化”“保守”“民粹”“陰謀論”等罪名打壓。朋友和敵人的界限被打亂,好壞不分,敵我不辨,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是某些人立場歪了,不是站在馬克思主義一方、站在黨和人民這一方,站在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一方,而是站在新自由主義、自由主義、新權威主義等錯誤思潮一方,其背后正是早已國際化的反共反華的壟斷財團。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篇講話發(fā)布,無疑為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定了一個基本的調(diào)子。如何把握斗爭的方向,如何站對斗爭的立場,如何堅守斗爭的原則,就看是不是站在維護黨的領導和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上。不管是任何人,不管他說得再怎么冠冕堂皇,只要觸碰了這個底線,我們就一定要與其做堅決的斗爭。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美國以喬治·凱南、基辛格、布熱津斯基等等冷戰(zhàn)意識形態(tài)專家及其指揮下的美國情報機構(gòu)就一直孜孜不斷地努力,妄圖使中國放棄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放棄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共產(chǎn)主義理想,首先轉(zhuǎn)型以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為意識形態(tài)的威權主義國家(以親美為前提),再轉(zhuǎn)型成完全依附于美國的自由資本主義國家——這一肢解和顛覆中國的戰(zhàn)略路線圖始終未曾根本變化。這就是為什么某些公知、大V乃至日雜等敵對勢力今天搖身一變,宣布自己是“愛國主義、民族主義五毛”并將斗爭矛頭指向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陣營的根本原因。
習近平總書記為什么強調(diào)“共產(chǎn)黨人的斗爭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大方向就是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而不是更加泛化地強調(diào)“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我們的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因此愛國主義在當今中國最直接的體現(xiàn)就是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擁有愛國主義的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但是我們的執(zhí)政基礎是擁護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人民大眾,其次才是各種范圍的愛國者。
鄧小平早在幾十年前就說過:【“難道祖國是抽象的嗎?不愛共產(chǎn)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的新中國,愛什么呢?港澳、臺灣、海外的同胞,不能要求他們都擁護社會主義,但是至少也不能反對社會主義新中國,否則怎么叫愛祖國呢?”】
鄧小平說得不錯,愛國主義是個抽象的概念,打著愛國主義旗號夾帶私貨行賣國主義之實的行徑何其多?那些偽造所謂國軍抗戰(zhàn)老兵“悲慘遭遇”、無限夸大國軍抗戰(zhàn)戰(zhàn)果、控訴新中國的人,難道不是打著愛國旗號的?那些懷念民國、攻擊新中國的,認為民國比新中國好,國民黨比共產(chǎn)黨好的人,他會說他也愛國。那些不停地兜售販賣西方資產(chǎn)階級普世價值觀的人,他們告訴人們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會比現(xiàn)在更好,人民會比現(xiàn)在更幸福、更民主,你能說他不愛國?君不見蔣介石也成了民族英雄,張靈甫也成了抗日名將,《走向共和》電視劇瞎編的幾句李鴻章的臺詞賺足了多少人的眼淚,就連李開復近日都成了愛國者了……凡此種種,可有一個不是打著愛國主義旗號的?甚至于在某些特殊的時間節(jié)點,有些平日里跟熱衷于推墻的一眾卻表現(xiàn)得異常民族主義,比誰都愛國。當中朝友誼成為熱點時,他們跳出來爭長白山主權;當中俄關系進一步鞏固時,他們又把沙皇侵占中國的事翻出來炒冷飯;最后又得出一個莫名其妙的結(jié)論——美國從來沒有侵占過中國一寸土地,美國才是中國的真朋友。
試問,這樣的愛國主義能是真正的愛國主義嗎?
而現(xiàn)在習近平總書記直接指出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這一紅線,這一下就把問題的關鍵找到了。如果你自稱愛國,那么愛什么國,如何愛國?只有基于“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這一立場的才是真愛國。反對這一立場的,有些是認識上的糊涂蟲,有些則是別有用心的敵對勢力。憑借這一條標準,就可以立馬分清敵我友,遵循這個標準,就不難明白究竟需要團結(jié)哪些人,需要跟誰斗爭。
在保衛(wèi)網(wǎng)絡上甘嶺的輿論斗爭中,面對自由派公知的推墻,究竟應該舉什么旗幟一度困擾了許多人。有人說應該舉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旗幟;有人更看重國家主義、民族主義旗幟;有人更是認為,我們應該不搞意識形態(tài)爭論,不參與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斗爭,資本主義制度也是利國利民的選項之一,反正有愛國立場就行了。但是從上文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缺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抽象地講愛國,面對美國及西方資產(chǎn)階級自由主義經(jīng)濟學、法學、社會學、國際關系學、新聞學乃至基督教神學的立體化的全方位的理論進攻、滲透,很多人不知不覺就被俘虜了,很多人很容易不知不覺地走到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當年主張的所謂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道路上去,長期來看這對于輿論斗爭是有不足甚至有害的。
總而言之,我們只有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說的,以“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作為試金石,才能真正做到“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在這個標準下,才不至于像某些核心領域的黨員干部那樣,把某些新自由主義公知旨再顛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言論當作“開明知識分子”們善意的批評,而把馬克思主義學者和人民大眾對某些涉及民生的具體政策的建設性批評看成反改革。毫無疑問,習總書記關于“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的講話,為我們進行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劃清了敵我友的界限,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