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员的女朋友》,9.1成人免费视频app官网版,影音先锋色中色,爱 爱 爱 电影,亚洲美女污污污的视频在线观看,篮球亚洲杯预选赛直播,试爱电影完整,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与已婚人妻爱田奈奈

返回 打印

張文木:沒有“南墻”,哪有遵義會議?

作者:張文木   來源:新青年8341  

年輕時愛開會,是由于沒有多少吃虧的經驗,有的多是“欲賦新詩強說愁”的個人表現欲。

上了年紀,有了較多的閱歷,書也讀出老辣的味道了,就有了“卻道天涼好個秋”心境,這時就厭惡會議上的八股空論并開始婉拒會議邀請,退休后就更是如此。

有些朋友不理解。其實,老了就知道真理不是越辯越明,沒有吃虧,誰也說服不了誰,哪怕自己的家人。討論的前提是與會者要有相同的經驗,尤其是血寫的經驗,而不是只有相同的邏輯。

經驗是血寫的,邏輯是嘴上或紙上的。

學術爭論爭到最后,其結局既簡單又無奈:就是碰南墻。

1934年,博古、李德與毛澤東的分歧是無解的,因為李德的經驗來自歐洲大平原,毛澤東的經驗出自中國山地,二者水火不容。

但到年底,紅軍來到湘江,依照李德的方案死了五萬多紅軍,這時就不爭是非了。遵義會議是“南墻”下的決斷,而不是布滿鮮花的會議室里的邏輯討論的結果。沒有南墻,哪有遵義會議。

和平時期,“南墻”離人較遠,因而人很難被說服;有時明知錯了,為了面子,也要文過飾非,蘇聯(lián)解體前幾年就是這樣。

人最感孤獨的是你看到朋友、家人或國家前面不遠已經有了巨大的“南墻”陰影,可此時他們還在奮勇前進,這時的你就特別孤獨和無奈,當年屈原就是這樣!目送楚國亡了,屈原也就投江了。讀讀《離騷》和楚國滅亡前的歷史,就體會出屈原的孤獨和無奈!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是不能丟掉馬克思列寧主義。但是,僅靠傳統(tǒng)文化乃至資產階級文化實現不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如果可以,袁世凱和蔣介石就失敗不了。

毛澤東“批孔”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只有與馬克思列寧主義相結合的中國實踐和傳統(tǒng)文化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才能救中國,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兩個結合”告訴我們萬萬不能忘記的要義。

這也是我開會時遇到只強調“創(chuàng)新”不強調“守正”或只強調“守正”又忽視“創(chuàng)新”之類發(fā)言時感到無奈與孤獨的原因。蘇聯(lián)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好,可為前車之鑒。

看了蘇聯(lián),想到靖康之難,想到了屈原……不由得扼腕嘆息!

老了再悟開會的“會”字,別有一番滋味:

會,人云也;人如云,人云亦云。

正是:

會議些許學者,發(fā)言很像八哥。

清脆不涉問題,滔滔喋喋啰嗦。

三種可能研判,機遇挑戰(zhàn)并摞。

結局有待觀察,不言如何去做。

結尾貌似平穩(wěn),其實啥也沒說。

倉頡造字意深,會字人云意合。

開會交流有益,人云亦云不可。

心頭忽掠北宋,空論靖康悲歌。



http://www.wj160.net/wzzx/llyd/ls/2024-11-22/91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