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仰 來源:紅色文化網(wǎng) 日期:2013-05-02 點擊:
米國大使應(yīng)該有一個新名字,以便在網(wǎng)絡(luò)江湖中傳誦,竊以為,喚作“洪幫主”不錯。為何?先賣個關(guān)子。西歷2011年2月20日下午2點多,洪幫主出現(xiàn)在北京的王府井。信息時代的好處是,幾乎人人都有手機,能拍照、能攝像。洪幫主微服私訪王府井,被人認出了,也被拍下了。洪幫主像個大明星,一旦被人認出,似乎很不自在,便結(jié)束了微服私訪。事后,米國大使館說明:洪幫主及其家人是恰巧路過那里,還有人說,洪幫主看到那里有一堆人,以為是拍電影,犯了“圍觀”的癮(像是一種叫做劣根性的東西)。因此,米國大使館的官方說法是:純屬巧合。中國有句話,無巧不成書。我們就通過“巧合”,編排一個洪幫主的“周日游記”。
米國駐華大使館的地址在北京市朝陽區(qū)安家樓路55號,距離王府井直線距離7公里。城市里的道路很難走直線,從安家樓路55號到王府井,最簡單的路線——走東三環(huán)到長安街向西行——實際路程大約15公里,打車的話,費用約25元人民幣。洪幫主出現(xiàn)的地方位于王府井步行街內(nèi),因此,我們首先假設(shè)洪幫主是步行健身愛好者,從大使館出發(fā),步行逛北京,一不留神,恰巧逛到了王府井。這個假設(shè)純粹是為了給米領(lǐng)館“純屬巧合”的說法留一個大大的面子。
一般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時5公里,假設(shè)洪幫主是暴走族健身愛好者,從米領(lǐng)館步行到王府井大約需要3小時。但是,洪幫主步行到王府井好像還帶著家人,不知洪幫主的家人是否也是暴走族,如果不是,假設(shè)洪幫主與家人在北京美麗的大街上走走停停,搞一場“逛北京、愛北京”的現(xiàn)實教育,那么,估計這個暴走的健身活動單程應(yīng)有5-6小時時間。也就是說,洪幫主及其家人大約早上9點左右出門,徒步逛京城,下午2點恰巧逛到了王府井,以為那里拍電影,湊上前去看熱鬧,發(fā)現(xiàn)不是,然后走了。回到家的時間應(yīng)該是傍晚7-8點。夠辛苦的。
但是,這個假設(shè)應(yīng)該是錯的,洪幫主即便是個暴走愛好者,恐怕也不會暴走到這個程度,況且還有他的家人一起。米領(lǐng)館在微博上刪除了網(wǎng)民大量急切的問詢后,今天發(fā)了一張洪幫主在北京大街上獨自騎自行車的照片,頗有當年小布什的勁頭。我們再假設(shè)洪幫主是自行車健身愛好者,周日,吃過午飯,騎上自行車逛北京。自行車在市區(qū)的速度一般不會超過每小時15公里,因此,洪幫主騎著自行車來到王府井,時間大約需要1個小時。中國的自行車雜技可以在一輛自行車上騎很多人,就算洪幫主還是自行車雜技愛好者,騎一輛自行車可以帶很多人,在北京的大街上也不行。因此,洪幫主及其家人和數(shù)位保鏢應(yīng)該是一個自行車隊,比較拉風。洪幫主親自率領(lǐng)自行車隊逛北京,也許是想證明北京的安全狀況好的令人絕對放心。但是,這個假設(shè)也有一個問題。洪幫主被人認出的地方是步行街,自行車也不能進去,莫非洪幫主同時愛好自行車運動和暴走運動?因此,鑒于米領(lǐng)館的照片的暗示,這個假設(shè)姑且存疑,向洪幫主求證。
另一種可能是,洪幫主及其家人、保鏢坐車出行,來到王府井步行街外面,停下車,恰巧看到步行街里面疑似很多人在拍電影,便好奇心大發(fā),帶著家人和保鏢走進了步行街,實地考察一下王府井如何就變成了好萊塢。我覺得,這個假設(shè)前半段比較可信,后半段有點扯。洪幫主是見過市面的人,不至于遠遠看到有人拍電影,就像“丑陋的中國人”愛看熱鬧愛圍觀一樣,頓時如蒼蠅一般叮了上去。這種百無聊賴愛湊熱鬧的描述,是愛美精在丑化中國人的時候常規(guī)使用的手法,怎么能用來描述高貴的米國洪幫主?所以,洪幫主湊熱鬧擠進去看拍電影的說法,有點腦殘——咱洪幫主不是那種人。你看,洪幫主騎自行車也是獨自一人,不愛熱鬧。
所以,洪幫主的行動路線只有一種解釋,坐車到了王府井附近,下車,帶著家人和保鏢走進步行街。進去干什么呢?按米領(lǐng)館的說法,洪幫主只是路過,純屬巧合,用中國網(wǎng)絡(luò)語言說,洪幫主是到王府井去打醬油的,不小心路過。這個說法似乎也有道理。但是,據(jù)我所知,王府井步行街上已經(jīng)沒有專門的醬油店,洪幫主去那里打醬油,不太說得過去。如果說洪幫主的家里嚴重缺醬油,家人急得嗷嗷叫,洪幫主不得不帶著他們?nèi)ネ醺系禄讎觳偷暧懸稽c醬油,也說得過去。丐幫幫主洪七公就經(jīng)常吃伸手飯。但是,為了討要一點醬油,長途跋涉耗費汽油,跑到王府井去討要醬油,太小題大做了。再說,中國最近還在搞“隨手拍解救”運動,萬一好事之徒把洪幫主也拍進去了,難道還要拉著洪幫主和他的家人去驗DNA?那樣的話,麻煩就大了。
所以,我認為,洪幫主去王府井,應(yīng)該不是去打醬油的,而是去開醬油店的。他要到北京最繁華的商業(yè)地段實地考察一下,是否有合適的市場、人流,供他開一個醬油店,專門銷售米國醬油。因為,中國醬油的原料黃豆已經(jīng)大量采用米國轉(zhuǎn)基因大豆,醬油從本質(zhì)上說,都可以算作是米國轉(zhuǎn)基因醬油。洪幫主這么有身份的人,為何要開轉(zhuǎn)基因醬油店,做這樣的小生意?估計就是看著那里人多,很多人在“散步”,洪幫主憐憫心油然而起,怕苦了自己丐幫的弟子,便想在那里開個醬油店,順便搞點“施粥”的善舉,犒勞一下丐幫弟兄。
“隨手拍”運動以來,越來越多的人們知道,乞丐要么是“散步”,要么是“告地狀”。巧的是,洪幫主逛王府井的前不久,中東有很多人散步或告地狀,還帶著浪漫的花香。于是,有一些中國人也在網(wǎng)絡(luò)上搞大串聯(lián),說好那一天去王府井“散步”、“告地狀”。我們現(xiàn)在沒有理由認為,這個集體乞討活動是洪幫主因心疼手下弟兄而發(fā)起的,但是,我們似乎有理由相信,洪幫主得知了這個活動的準確時間,對自己忠心耿耿的丐幫弟子憐憫心頓起,生怕他們乞討沒有成果,反而像“隨手拍”活動中發(fā)生的那樣,被拉去免費檢查DNA。洪幫主思慮再三、精心安排再四,決定微服私訪一下自己丐幫兄弟,給他們鼓勁打氣。果然,洪幫主到達王府井的時候,上百家外國媒體似乎事先知道洪幫主要來視察工作,已經(jīng)提前等在那里了。這樣一個聲勢如果串通好造將起來,愛心人士都會跑到王府井來施粥了,丐幫兄弟們在王府井勾肩搭背地散步、告地狀,就會收獲滿滿,王府井從此成為丐幫圣地,說不定,那里今后還會樹一個洪幫主微服私訪的塑像。
這不是沒有先例。當年慈禧太后還在紫禁城的時候,一位德國大使也是微服私訪,當然理由同洪幫主不太一樣。德國大使在離王府井不遠的東單死了,后來,慈禧太后同意在東單給德國大使建了牌坊,這個牌坊現(xiàn)在已經(jīng)移到中山公園。米領(lǐng)館最早還說洪幫主是要去天安門散步,打醬油路過王府井,雖然這個路線有點繞,但是,洪幫主去天安門的說法,也許就是要去中山公園看看當年德國大使的牌坊有沒有可能原址恢復。因為,洪幫主很快要回米國,據(jù)說要同奧巴馬打官司爭一個白房子,讓米國老百姓當陪審團。如果洪幫主把王府井變成丐幫圣地,很有可能就會在米國贏了白房子的官司。那時候,王府井樹一個洪幫主的雕像,說不定是可能的。把這個曾經(jīng)是“王府”的地盤,變成丐幫的天下,也算是一種什么“主”吧。丐幫們真會選地方,難怪洪幫主這么上心。
好了,洪幫主的名稱怎么來的,也不用解釋了。米國政府長期固定給輪子們(flung)施粥,讓輪子們在世界各地到處散步、告地狀。洪幫主在王府井的所作所為,不過是想把在國外對輪子們的優(yōu)厚待遇,用到中國國內(nèi)。洪幫主唯一沒有想到的可能是:中國這幾年發(fā)展得不錯,等著米國施粥的丐幫少了,不如在國外多。所以,在王府井沒有形成像國外大批輪子們等著要飯那樣的情形,洪幫主可能有點郁悶——咱米國地主家也沒余糧了,還欠了一屁股債,所施之粥,清澈見底,一碗中的米粒以個位數(shù)計算,苦了咱米國的丐幫弟兄??!所以,洪幫主在王府井微服私訪了一番,丐幫弟兄們即便知道了、沒得到米國粥,也因心疼米國而無法抱怨,因為,沒什么希望。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nèi)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wǎng)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紅色文化網(wǎng),轉(zhuǎn)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7568.html-紅色文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