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飛最近推出的《回家》,也是一部“新革命歷史小說”,這部小說延續(xù)了《向延安》的底層視角、“小人物”與人性探索,但在藝術上更為成熟,結構上更為復雜,從一個立體、多元的視角呈現(xiàn)出了作者對那段歷史的整體認識。

" />

《图书管理员的女朋友》,9.1成人免费视频app官网版,影音先锋色中色,爱 爱 爱 电影,亚洲美女污污污的视频在线观看,篮球亚洲杯预选赛直播,试爱电影完整,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与已婚人妻爱田奈奈

紅色文化網(wǎng)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中心 > 杜鵑花開 >

文藝評論

打印

從“向延安”到“回家”--海飛對新革命歷史小說的探索

  海飛的長篇新作《回家》令人耳目一新,這部小說為革命歷史小說的寫作探索出了一條新的道路。在1950—70年代的“革命歷史小說”中,革命帶有天然的合法性,是不需要闡釋的,故事通常圍繞著對革命的態(tài)度而展開,正反分明,故事的風格也是明快硬朗的,洋溢著理想主義、浪漫主義與英雄主義,是那個年代特殊精神的鮮明寫照,哺育了一代代青年人。而在1980年代以來的“新歷史小說”中,歷史失去了固有的清晰與確定性,革命也失去了先天的合法性,欲望成為了推動歷史與故事的動力。近年來涌現(xiàn)出的一些革命歷史題材的小說,可以稱為“新革命歷史小說”,這些作品不同于“革命歷史小說”,并不將革命做抽象化的理解,也沒有將主人公塑造成完美的英雄,而是力圖以新的視角去重現(xiàn)當時的生活,在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與社會力量中呈現(xiàn)革命者的選擇及其復雜性,這些作品也不同于“新歷史小說”,它們并不質疑或逃離革命,而是從正面去描寫革命者,試圖以一種理解的態(tài)度去關注他們的生活。在“新革命歷史小說”中,海飛的《向延安》可以說是很有分量的一部。海飛早期寫過關注電車女工的小說《像老子一樣生活》,在《蝴蝶》、《私奔》、《干掉杜民》等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新歷史小說”對海飛的影響,《向延安》可以說是海飛創(chuàng)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他將關注底層生活的視角和“新歷史小說”對歷史之謎的探索結合起來,投向現(xiàn)代歷史,做出了重要的探索。

  海飛最近推出的《回家》,也是一部“新革命歷史小說”,這部小說延續(xù)了《向延安》的底層視角、“小人物”與人性探索,但在藝術上更為成熟,結構上更為復雜,從一個立體、多元的視角呈現(xiàn)出了作者對那段歷史的整體認識。小說的故事很簡單:一群戰(zhàn)爭中的小人物在一場惡戰(zhàn)以后,幸存下來流落到一座小鎮(zhèn)。他們在此停駐下來養(yǎng)傷,但在平靜的波紋下,暗流正在涌動。此時一支日軍先頭部隊正在集結并要從這里通過,這些潰逃的國民黨逃兵和正在養(yǎng)傷的新四軍傷兵,在這個緊要關口將作何抉擇?

  《回家》中對不同線索的把握,顯示了作者高超的結構技巧與對歷史的深刻認識。在小說中有陳嶺北率領的新四軍金紹支隊傷兵,有黃燦燦手下國軍35團的殘部,有當?shù)氐耐练宋溲b麻三,有鎮(zhèn)上的家族勢力戚杏花,有日軍小分隊,有法國傳教士杜仲,有漢奸麻四,有日軍俘虜香河正男,有妓女、油條西施、國軍女兵和團長太太,這么多線索和人物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張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之網(wǎng),但作者的敘述有條不紊,他以兩次戰(zhàn)斗以及戰(zhàn)斗間隙的休養(yǎng),將不同的力量和人物組織到敘述之中,為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紛紜復雜的藝術世界,讓我們看到了抗戰(zhàn)史中多種力量角逐的一刻。在眾多線索與人物中,選擇哪些人物作重點描述,不僅是小說藝術上的關鍵因素,也體現(xiàn)了作者的歷史觀,在小說中,作者選擇陳嶺北、黃燦燦兩支隊伍及其對峙為主要線索,而將其他線索編織進這一敘述之中,既有重點,又有次序,讓我們看到了作者胸有成竹的從容與自信。

  小說中重點描述的人物超過20個,其中最重要的則是陳嶺北與黃燦燦,陳嶺北原本是一個小裁縫,為心上人扎傷惡霸逃往他鄉(xiāng),念念不忘的是回家去娶寡嫂,黃燦燦則是鐵匠世家,他是帶侄兒出走家鄉(xiāng)的,這兩位同村長大又有著家族恩怨的老鄉(xiāng),此時分屬國共兩黨,他們帶著各自隊伍的傷兵住在戚家祠堂,既有斗爭,又要共存,既相互欣賞,又心存提防。其他人物如麻三、蔣大個子、朱大駕、小浦東、香河正男、蟈蟈等,在小說中都有精彩而細致的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小說中的人物都是小人物,他們很少提高遠的理想,而更注重生活,這既還原了歷史的真實,也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英雄史觀。正是這些小人物,在面對共同的敵人日軍小分隊時,卻情愿不情愿地聯(lián)合起來,小說的后半部分讓我們看到了特定歷史時期的奇特場景:為了阻擊日軍小分隊,共產(chǎn)黨軍隊與國民黨軍隊聯(lián)合了起來,不僅如此,坐山觀虎斗的土匪隊伍也參加了戰(zhàn)斗隊伍,地方勢力戚家的青年也站了起來,甚至連日軍俘虜香河正男,也主動端起了槍,瞄準了日軍小分隊……

  日軍之所以遭遇到同仇敵愾,不僅是由于他們的入侵喚起了中國人的民族意識,而且在于他們違背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理想,那就是這部小說的主題——“回家”。在曠日持久的戰(zhàn)爭中,日軍摧毀了中國人的家園,也摧毀了很多人回家的夢想。在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陳嶺北,還是黃燦燦,還有他們手下的蔣大個子,朱大駕、小浦東、蟈蟈等人,都心懷回家的夢想。不僅中國人如此,日軍也是如此,小說中寫到了香河正男對植子與愛情的幻想,日軍中隊長船頭正治要回家為妹妹操辦婚事,千田薰聯(lián)隊長想念父親與姐姐,這些描述讓我們看到了日軍人情的一面,更讓我們認識到日本侵華勢力所傷害的不僅是中國人,也傷害了其下層軍官與軍人,在這個意義上,他們不僅是中國人的敵人,也是底層日本民眾的敵人,小說以深刻的筆觸讓我們看到了民族主義背后的國際主義視野。

  在寫法上,小說也有不少探索,蛤蟆、山神等視角的出現(xiàn),豐富了小說的表現(xiàn)力,尤其是小說的開頭、結尾與現(xiàn)在相連,突出了蟈蟈這個人物的視角,讓我們看到發(fā)生在70年前的那場戰(zhàn)斗并沒有成為過去,蟈蟈作為一個親歷者串聯(lián)起了當下與過去,讓我們更切近地體驗到歷史的硝煙。可以說無論在思想意識方面,還是在藝術探索方面,《回家》都極大地拓展了新革命歷史小說的表現(xiàn)范圍,在新革命歷史小說的寫作中獨樹一幟,這是一部成熟之作,也預示著海飛將會有更大的寫作空間。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nèi)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wǎng)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紅色文化網(wǎng),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djhk/wypl/2013-12-31/24409.html-紅色文化網(wǎng)

獻一朵花: 鮮花數(shù)量:
責任編輯:RC 更新時間:2013-12-31 關鍵字:向延安  回家  新革命歷史小說  

話題

推薦

點擊排行

鮮花排行


頁面
放大
頁面
還原
版權:紅色文化網(wǎng) | 主辦: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
地址:海淀區(qū)太平路甲40號金玉元寫字樓A座二層 | 郵編:100039 | 聯(lián)系電話:010-52513511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備案序號:京ICP備13020994號 | 技術支持:網(wǎng)大互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