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牽出"全球化"陣痛     
2007年11月25日  《廣州日報》 
自從8月份以來,美國個人住房抵押收回案直線上升。圖為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的一處個人房產,被抵押貸款機構收回后貼出出售融資的公告。 
  美國次貸危機在最近幾個月來一直是個熱門話題。這場危機不僅波及美國金融業(yè)各個領域,還進一步向國際資本市場蔓延,引發(fā)了全球經濟的動蕩,花旗、美林等很多著名公司在本次風潮中都遭遇重創(chuàng)" />

《图书管理员的女朋友》,9.1成人免费视频app官网版,影音先锋色中色,爱 爱 爱 电影,亚洲美女污污污的视频在线观看,篮球亚洲杯预选赛直播,试爱电影完整,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与已婚人妻爱田奈奈

紅色文化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全球

打印

次貸危機牽出"全球化"陣痛 全球經濟O八年面臨危機

次貸危機牽出"全球化"陣痛
    


2007年11月25日  《廣州日報》
 


自從8月份以來,美國個人住房抵押收回案直線上升。圖為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的一處個人房產,被抵押貸款機構收回后貼出出售融資的公告。 

  美國次貸危機在最近幾個月來一直是個熱門話題。這場危機不僅波及美國金融業(yè)各個領域,還進一步向國際資本市場蔓延,引發(fā)了全球經濟的動蕩,花旗、美林等很多著名公司在本次風潮中都遭遇重創(chuàng)。

  次貸危機及其導致的一系列的問題使得美國股市上演了狂跌劇情。而伴隨著股票價格的縮水,投資者們對未來經濟的預期也開始趨于黯淡。在現(xiàn)今的美國市場,石油價格已接近每桶100美元,黃金價格已位于歷史高點附近,此外,糧食食品價格也呈現(xiàn)出水漲船高之勢。

  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在分享經濟增長成果的同時,也通過這次的次貸危機顯露出金融全球化所帶來的風險。在全球化的今天,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美國次貸危機帶來的“蝴蝶效應”范圍廣闊。

  罪魁禍首:美國次貸危機

  美國次級房貸危機的發(fā)生,是同近10多年來抵押貸款市場的變革密切相關的。在此之前,發(fā)放住房抵押貸款以商業(yè)銀行為主,而且只向信譽良好的人提供固定利率的抵押貸款。但如今,商業(yè)銀行已不是住房抵押貸款的主要提供者。由于美國聯(lián)邦法律的變革和管制的放松,其他一些金融機構——例如保險公司、股票經紀人、沃爾瑪超市,都可向消費者提供抵押貸款服務。這些新興的房貸提供商為了和傳統(tǒng)的銀行競爭,不惜降低門檻,把信用等級不高、經濟實力不夠的那些人也列入可貸款對象,并推出各種條件優(yōu)厚的新產品,如零首付、不需文件證明個人收入的貸款,這些被統(tǒng)稱為次優(yōu)級抵押貸款。這種房貸通常前兩三年的利息較低,以后的年份則是可調整的、更高的利率。

  次級房貸短期內促進了樓市繁榮,但好景不長。自2004年6月起,美聯(lián)儲為預防通貨膨脹而緊縮銀根,連續(xù)提高聯(lián)邦基金利率,房貸利率也相應上升,致使住房需求下降,由此造成房價疲軟。到2006年,房地產市場開始衰退,到第三季度,市場縮減達20%。房產市場衰退使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問題暴露出來。許多背負次級房貸的房主因此受到雙重打擊。一方面是利率升高,按期還本付息發(fā)生困難;另一方面,他們又不能出售住房或者用已經擁有的產權再融資,因為他們擁有的那部分房產已急劇貶值。在此情況下,許多人先是拖欠和違約,最后難逃被取消房產贖回權的命運。

  直接影響:銀行易帥與破產

  2007年4月,美國第二大次級抵押貸款公司——新世紀金融公司瀕臨破產,拉開了美國次貸危機的序幕;之后,美國次貸市場出現(xiàn)共振效應,整體違約率不斷提高,大量放貸機構陷入困境;繼而美國房地產市場繼續(xù)惡化,直接拖累美國經濟放緩。

  目前,美國有20多家貸款機構和抵押貸款經紀公司破產,德國有2家申請破產,法國、澳大利亞等國銀行為此經受巨額損失,英國有諾森羅克銀行陷入擠兌危機。此外,花旗、匯豐等銀行都已為次貸提供數百億美元的準備金。在日本市場,日本六大金融集團與美國次貸危機相關的損失預計將近1000億日元。

  公司層面上,投資銀行掀起CEO“下課”潮。8月,最早陷入次貸危機的投資銀行貝爾斯登,解除了聯(lián)席總裁沃倫·斯佩克的職務。10月27日,美林證券CEO斯坦·奧尼爾“決定馬上退休”,該公司第三季度出現(xiàn)6年來的首次季度虧損,僅在房貸相關資產上的投資損失總計就接近80億美元。11月4日,花旗集團主席查爾斯·普林斯黯然宣布辭職,花旗第三季度虧損額高達65億美元,當季集團盈利同比大跌57%。

  除此之外,美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法國農業(yè)信貸銀行、瑞士銀行等美歐金融巨頭最近幾個月來都有固定收益主管離職。CEO們的陸續(xù)下課,預示著次貸危機并未退潮,其效應正朝著更深處擴散開去。

  蔓延范圍:全球金融市場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原本次貸危機基本都發(fā)生在美國境內,但最終卻導致了主要發(fā)達國家都面臨著經濟增速下滑的風險。10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其公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預期的全球經濟增幅從原先的5.2%下調為4.8%。

  在歐洲,近十年來房價也不斷快速上揚,但最近即使在歐洲房產交易最活躍的地區(qū),房價也開始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下跌,其原因和美國房貸市場的癥狀如出一轍:攀升的利率,對未來前景的堪憂和緊縮的信貸市場。由于主要發(fā)達經濟體金融體系聯(lián)系密切,次貸危機也給歐洲、日本等發(fā)達市場造成沖擊。次貸危機的“蝴蝶效應”開始顯現(xiàn),很快地陰影開始擴散,波及全球金融市場。

  政府救火:“干預”進入市場

  面對可能越演越烈的危機蔓延,政府的“干預市場”手段重裝登場。在美國,美聯(lián)儲分別在9月和10月兩次降息,以扶助經濟溫和成長并逐步恢復投資者的信心;同時,在8月初美聯(lián)儲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陸續(xù)向金融系統(tǒng)大舉注資,在聯(lián)儲宣布第二次降息后,更向銀行系統(tǒng)注入410億美元,該舉措為2001年9月以來單日最大規(guī)模注資。

  在歐洲,應對次貸危機、穩(wěn)定金融市場也成為了貨幣政策的重點。歐洲中央銀行在8月8日~13日,連續(xù)3次分別向市場投入948億歐元、610億歐元和476億歐元“救市”;8月16日,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致信現(xiàn)任七國集團主席、德國總理默克爾,要求加強國際金融市場的“透明度”,以保證世界經濟穩(wěn)定,并建議召開相關央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會議。(本報綜合報道)

  次貸危機牽動四大領域波動

  近期幾大事件:股市動蕩、美元貶值、油價上漲和物價上漲都和最先出現(xiàn)的次貸危機不無關系。這輪市場動蕩不僅使市場投資者信心嚴重受損,多方面的問題集聚到一起后,也對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造成很大影響。

  股市振蕩

  次貸引發(fā)拋銀行股 全球股市都受沖擊

  由于次貸危機的爆發(fā),投資者將資金向安全資產轉移,致使危機向股票等其他資本市場滲透。這對股市造成了巨大沖擊,導致全球主要金融市場都出現(xiàn)振蕩。

  次貸危機不僅影響著美國股市。在歐洲,投資人也是紛紛甩賣銀行業(yè)股票,英國八大銀行在過去9個月來市值蒸發(fā)逾900億英鎊。由于市場傳言巴克萊銀行將宣布100億英鎊虧損,且行長可能下臺,巴克萊股價11月9日一度暴跌逾9%,交易甚至一度暫停。世界第二大貨幣經紀公司英國德利集團的分析師波特說:“市場彌漫著恐懼,這是個很不理性的市場,即使是AAA的優(yōu)質公司也遭到投資人瘋狂砍殺?!?/p>

  今年8月次貸危機剛剛浮出水面時,全球市場已經受到一次嚴重沖擊。隨著金融機構的損失逐漸公布,每次新信息的披露都對全球股市造成巨大影響。到11月中旬,美林、花旗、瑞銀、匯豐等國際金融集團相繼傳出巨額次級債投資損失的消息,拖累全球股市經歷了“黑色一周”,美國股市大幅波動,全球股市也寒氣逼人,讓投資者們迎來了次貸危機的第二道沖擊波。股市的動蕩反映了市場對于未來企業(yè)盈利狀況的擔憂。比如,道瓊斯指數已經在短短一個月內多次單日跌幅超350點。

  11月第二次次貸危機沖擊波襲來時,亞太股市也再度受到了沖擊,日本、澳大利亞、印度等國的股市都出現(xiàn)了大幅下挫。日本的高級經濟師竹內浩二表示:“隨著歐美金融機構次貸危機損失報告的出爐,對美國次貸危機的憂慮之情更加擴大了?!?/p>

  美元貶值

  次貸致美國降息 降息致美元貶值

  次貸危機的擴散、房地產市場疲軟以及美國降息的前景,都直接推動了美元下跌。

  有不少學者認為,此次次貸危機給美國經濟帶來的影響尚未達頂峰,目前只表現(xiàn)出了一小部分惡果,究竟會給美國經濟造成多大沖擊,要到明年年初,甚至要到明年七八月份才能真正見分曉。為避免房地產市場問題和次貸危機進一步惡化、進而嚴重制約消費和投資、把美國經濟推入衰退,美聯(lián)儲9月以來連續(xù)兩次降息。

  兩次降息之后,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對美元貶值更是雪上加霜。到今年11月7日,歐元兌美元達到1.4675,比最低點時上漲了77%。美元的持續(xù)下跌已經讓歐盟感到不能忍受,首次正式出訪美國的法國總統(tǒng)薩科齊11月7日在華盛頓發(fā)表講話時表示,美元兌歐元持續(xù)貶值,正在損害歐洲企業(yè)的出口競爭力,“我們所有人都不能再對美元(疲軟)問題置之不理”,“如果不給予重視,貨幣政策上的混亂可能演變成全面的經濟貿易戰(zhàn)。我們都會成為受害者?!?/p>

  有專家提出,美聯(lián)儲此次降息,緩解國內次貸危機是“虛”,通過美元貶值吹大資本輸入國資產價格泡沫、為其投機性資金在海外攫取高額投機利潤創(chuàng)造條件是“實”。

  油價高漲

  投機資金肆虐市場 多因素致油價上漲

  在全球股市劇烈波動的同時,原油市場也不甘寂寞,屢創(chuàng)新高,距離百美元整數關口僅一步之遙。分析指出,除市場需求上升以外,巨額投機資金肆虐市場、產油國有意壓低產量哄抬價格、美元持續(xù)貶值及中東地區(qū)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因素趁火打劫,才導致了當前這種局面。

  受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美元利率和匯率走低,金融市場陷入混亂。一些投機資金為規(guī)避股市動蕩帶來的風險而流入原油期貨交易市場,導致原油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

  據美國媒體報道,世界主要產油國的石油產量都有所減少。沙特每天產量比去年減少約50萬桶。而正是由于今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fā),沙特擔心美國經濟發(fā)展速度放慢,因此可能推遲恢復提高產量的計劃。

  美元持續(xù)貶值,也在油價上漲問題上推波助瀾。由于主要產油國都以美元作為原油出口的結算貨幣,而用歐元支付從歐洲進口的商品。這樣,產油國雖實現(xiàn)了高額財政盈余,但受美元兌歐元比價不斷下挫的影響,進口成本加大,導致國內通貨膨脹率普遍上升。

  科威特石油專家塔萊勒·巴宰里日前表示,油價增幅中的很大一部分被海灣產油國用來彌補美元貶值所帶來的經濟損失。

  糧食短缺

  油價上漲可能  引發(fā)食物危機

  去年以來,印度、也門、墨西哥等國家一度爆發(fā)糧食騷亂,這是過去數十年全球食品價格持續(xù)穩(wěn)定時期所沒有發(fā)生過的。9月在意大利,消費者“罷面”一天,以抗議意大利面漲價。10月下旬,俄羅斯希望在明年的議會大選之前保持社會穩(wěn)定,因此特地宣布在明年1月前凍結牛奶、面包和其他一些食品價格。

  由此看來,世界上不少國家都出現(xiàn)了食物短缺或者物價上漲的局面。美國《時代》雜志分析稱,究其原因,石油價格上漲在這里是個很重要的因素。聯(lián)合國糧食和農業(yè)組織(FAO)在近日發(fā)表的《糧食展望》報告中指出,將近每桶100美元的原油價格,導致今年來大多數基本糧食價格創(chuàng)歷史新高。

  FAO警告稱,農作物價格上漲,將直接導致全球性的饑餓出現(xiàn),并且間接造成社會動蕩?!都Z食展望》分析說,糧食價格上漲的原因,就是因為隨著油價暴漲,許多農民開始種植可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農作物。此舉目前已使得印度和巴基斯坦糧食價格上升13%,拉丁美洲國家、俄羅斯和印度的糧食價格上升超過10%。

  當然,今年局部地區(qū)的極端天氣和某些國家對糧食需求的增加也導致了價格的上漲。

  據報道,2007年美國的玉米收成當中有四分之一都不是拿來吃,而是用于制造生物燃料。分析家們普遍擔心,汽車與窮人“搶”糧食的情況會愈演愈烈。(彭玉磊)

11月4日,美國金融巨頭花旗集團主席普林斯辭職。(
次貸危機對股市造成了巨大沖擊,導致了全球金融市場出現(xiàn)振蕩

 
 
 
2008年全球經濟:冒著下行風險上行
 


圖表:美歐日央行提供巨額資金應對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市場危機 
  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在2007年中"橫空出世",陰影所至,威脅全球,美國經濟放緩已成定勢,但還不至于陷入衰退;在以"金磚四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的強勁拉動下,再加上歐洲助威,2008年世界經濟可望以小于前兩年的增長幅度,冒著下行風險繼續(xù)上行。

  美國經濟放緩無懸念

  美國經濟正處于修正邊緣。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今年的GDP強勁上升,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僅為0.6%,第三季度則達到3.9%,為2006年第一季度以來最高水平。但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第四季度的數據會體現(xiàn)次貸危機對經濟的負面沖擊。有經濟學家甚至預計,美國第四季度GDP增速僅為1.1%,而2008年第一季度則是經濟陷入衰退的"高危期"。量子基金的索羅斯指出,經過幾十年的過度消費,美國經濟正"處于非常嚴重的修正邊緣"。他同時指出,美國的反恐戰(zhàn)爭"已經讓美國經濟脫軌"。

  房地產市場"拖累效應"明顯。目前,美房地產市場已經處于16年來最嚴重的低迷時期,次貸危機尚在發(fā)酵,不能排除進一步惡化的可能。美聯(lián)儲前任主席格林斯潘表示,大約20萬~30萬套房屋庫存是美國金融系統(tǒng)和整個美國經濟的一個主要威脅,而要解決這些房屋庫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美聯(lián)儲現(xiàn)任主席伯南克不得不承認,不但金融市場從次貸危機中完全恢復仍需時日,而且住房市場的繼續(xù)萎縮,也可能會嚴重拖累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上半年的美國經濟增長。

  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9、10兩月,美聯(lián)儲連續(xù)下調利率,并在第二次調息后發(fā)表聲明提示,房市崩盤可能導致經濟衰退。降息就是要遏止房地產市場繼續(xù)下滑勢頭,防止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

  房地產衰退不斷加深,信貸日益緊縮,以及消費者和企業(yè)支出的進一步審慎,都將對美就業(yè)市場乃至整體經濟構成進一步壓力。從就業(yè)前景看,與房地產相關的行業(yè)前景仍然黯淡。臨時雇工需求量則是未來就業(yè)前景最重要的風向標,在其他大多數行業(yè),臨時雇工的需求到今年10月已經持續(xù)下降了8個月,成為自2001年以來的最長下滑期。

  好消息是美國的雙赤字問題正在不斷改善,降低了全球經濟持續(xù)失衡的巨大風險。由于稅收增加、支出減少,以9月30日為結算日的2007年度預算赤字縮小到1628億元,較上年度縮小34.4%,已連續(xù)3年下降,并且創(chuàng)5年新低。國會預算處預估,新年度赤字可望繼續(xù)縮小。

  美國貿易赤字也在下降。由于世界其他重要經濟體經濟增長態(tài)勢良好,需求不斷增加,加上美元匯率持續(xù)下跌,美國出口競爭力增強,美貿易逆差今年可望下降,明年還能保持下降勢頭。此前,美貿易逆差已連續(xù)5年走高。

  日本增長不確定性增加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日本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將達到2%和1.7%。但經濟學家也指出,未來日本經濟增長仍缺乏足夠動力。他們認為,第三季度的出口強勁增長只是暫時現(xiàn)象,而在內需方面,受國內工資水平持續(xù)下滑影響,占日本國內生產總值一半以上的消費開支增長乏力。日本央行對國內經濟前景也不樂觀。該行在最新公布的《經濟和物價形勢展望報告》中,將日本2007財年(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的經濟增長率預測從2.1%下調至1.8%。

  外需是拉動日本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因。美國次貸危機對日本企業(yè)和日本經濟產生的不利影響正日漸顯現(xiàn)。日本內閣府11月6日公布的9月份景氣動向指數速報值表明,預測未來幾個月景氣動向的10個指標全部惡化,并出現(xiàn)了景氣先行指數自1997年以來首次降為零的情況。該指數由十幾個指標組合而成,分別跟蹤工業(yè)庫存、消費者信心和耐用品發(fā)貨量等方面。這是一個全新的信號,表明日本經濟的復蘇勢頭可能正在下滑。

  歐元區(qū)增長勢頭良好

  歐元區(qū)經濟2006年增長2.8%,2007年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則達到3.5%,繼續(xù)保持較高速度。據IMF預測,今明兩年將分別增長2.5%和2.1%。相對世界經濟總體態(tài)勢而言,這個業(yè)績不算靚麗,但是考慮"老歐洲"的積重難返,已經是相當出色了。

  歐洲央行報告指出,歐元區(qū)經濟基本面依然穩(wěn)固,中期經濟前景總體向好。但受歐元強勁升值和信貸持續(xù)擴張,以及間接稅、薪資、油價和食品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歐元區(qū)中長期物價面臨上漲風險。基于此,歐洲央行將維持主導利率不變。

  歐洲央行預測,在今年剩余時間及2008年初,歐元區(qū)通貨膨脹率將遠遠超過2%,但是歐元強勁升值有助于減緩通脹勢頭,預計2008年平均通貨膨脹率將維持在2%左右,歐元區(qū)經濟仍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新興經濟體成為世界經濟新引擎

  新興經濟體相對集中的亞太地區(qū)發(fā)展迅猛。IMF在10月份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中稱,世界正處于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一個最為強勁的增長期。2004年~2008年,全球經濟年均增幅為5.1%。其中,新興經濟體年均增幅為7.8%,而高收入國家平均僅為2.7%,相差之大,前所未有。發(fā)達國家受美國次貸危機沖擊,世界經濟正越來越依賴中國、印度、俄羅斯等新興市場,這3國2006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了50%。

  亞洲開發(fā)銀行指出,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總量已占到亞洲發(fā)展中經濟體經濟總量的55%。如果全球經濟形勢不發(fā)生太大變化,明年亞洲發(fā)展中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有望達到8.2%,高于亞行今年3月份預測的7.7%。

  但是,新興經濟體也有隱憂。隨著一些借款人采用高風險的融資策略,新興市場也易受到波動加劇的沖擊。此外,新興經濟體也面臨過度投資、通脹上升以及房地產價格增長過快等多種挑戰(zhàn)。如果美國房價繼續(xù)下跌,次貸危機持續(xù)擴散,金融市場繼續(xù)震蕩,全球經濟則可能陷入低迷。到那時,對國際市場依賴日趨增加的新興經濟體也很難獨善其身。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 江涌 倪建軍)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xxhq/qq/2013-05-02/9801.html-紅色文化網

獻一朵花: 鮮花數量:
責任編輯:RC 更新時間:2013-05-02 關鍵字:美次級債危機  美國  全球化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話題

推薦

點擊排行

鮮花排行


頁面
放大
頁面
還原
版權:紅色文化網 | 主辦: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
地址:海淀區(qū)太平路甲40號金玉元寫字樓A座二層 | 郵編:100039 | 聯(lián)系電話:010-52513511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備案序號:京ICP備13020994號 | 技術支持:網大互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