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凱(2010.6.10)  
   
《鳳凰衛(wèi)視》是設在香港的一家私營電視臺,在中國大陸很有名。許多大陸觀眾,包括知識分子群體,經(jīng)常收看《鳳凰衛(wèi)視》的節(jié)目,我就幾乎天天看它的節(jié)目,尤其是新聞資訊;它的業(yè)務和播出活動,在大陸是綠燈常開的;它幾乎具有半官方的性質(zhì),時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受《鳳凰衛(wèi)視》記者的專訪就是例證。  
竇文濤主持的“鏘鏘三人行”,經(jīng)常找些趣味相投的名人當嘉賓,就題材廣泛的政" />

《图书管理员的女朋友》,9.1成人免费视频app官网版,影音先锋色中色,爱 爱 爱 电影,亚洲美女污污污的视频在线观看,篮球亚洲杯预选赛直播,试爱电影完整,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与已婚人妻爱田奈奈

紅色文化網(wǎng)

當前位置:首頁 > 民心所向 >

網(wǎng)友

打印

也談《鳳凰衛(wèi)視》的“學生作文寫假從雷鋒日記始”

也談“學生作文寫假從雷鋒日記始”  

李定凱(2010.6.10)  

   

《鳳凰衛(wèi)視》是設在香港的一家私營電視臺,在中國大陸很有名。許多大陸觀眾,包括知識分子群體,經(jīng)常收看《鳳凰衛(wèi)視》的節(jié)目,我就幾乎天天看它的節(jié)目,尤其是新聞資訊;它的業(yè)務和播出活動,在大陸是綠燈常開的;它幾乎具有半官方的性質(zhì),時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受《鳳凰衛(wèi)視》記者的專訪就是例證。  

竇文濤主持的“鏘鏘三人行”,經(jīng)常找些趣味相投的名人當嘉賓,就題材廣泛的政治、經(jīng)濟、歷史、文化、藝術、教育、新聞、出版、人物等國內(nèi)外的熱點問題進行評點議論,抑揚褒貶,諷贊刺辣,隨意漫道,或莊或諧,在不經(jīng)意間傳達著他們的價值觀。昨天,“鏘鏘”的話題是今年高考的作文題,列舉了一些網(wǎng)民對各地高考作文題的另類解讀和調(diào)侃,如“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 —— “天上人間”之類?! ?/p>

不知怎么話題轉(zhuǎn)到了有的中小學生寫作文沒有真情實感,下筆往往言不由衷,愛寫空話套話上來。對這種現(xiàn)實中不乏存在的現(xiàn)象進行客觀的分析,找出原因,加以匡正,當然是好事??墒俏覜]想到嘉賓許子東先生忽然冒出一句,大意是中小學生在作文中寫假話始自《雷鋒日記》。又說把個人日記拿出來,好比是“內(nèi)衣外穿”,把人的內(nèi)心私語外泄,有違某某價值,至少是不雅吧。許子東是在香港某大學從事文學教學和研究的學者,說出這樣意思的話,令人驚訝?! ?/p>

出版?zhèn)€人日記的文化現(xiàn)象,既非從《雷鋒日記》始,也非以《雷鋒日記》終。古今中外,出版名人日記比比皆是。我沒有專門讀過名人日記,但就我所知,美國總統(tǒng)杰斐遜、華盛頓的日記,英國首相丘吉爾的日記,中國的文化名人魯迅、胡適、周作人、徐志摩、鄭振鐸的日記,甚至至今仍然受到不少中國右派人士懷念的蔣介石委員長的日記,或者結集出版,或者公之于眾,都成了某一部分歷史的記錄。可見,發(fā)表《雷鋒日記》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僅如此,由于雷鋒只是一個普通的解放軍戰(zhàn)士,與現(xiàn)今的“精英”們相比,猶如壤天之別,他的日記能夠出版,恰好說明了在那個年代,中國的小人物有著不低的地位。許子東先生好像對《雷鋒日記》另眼相看,讓我很不理解。  

既然那么多人物的日記都已公之于世,也被世人所接受,那么,《雷鋒日記》的出版,也就不存在所謂的“內(nèi)衣外穿”,有不正?;虿晃拿骰虿坏赖轮印O喾?,在學問界,有一種日記被稱為 “日記文學”,是受到肯定的。網(wǎng)上有一段關于名家巨匠對“日記文學”的評價,照錄如下:“郁達夫認為日記文學‘能使真實性確立’,并強調(diào)愛讀文學的人,首先愛讀名家的日記(《日記文學》);周作人也認為日記文學‘是文學中特別有趣味的東西,因為比別種文章更顯明地表現(xiàn)出作者的個性’(《日記與尺牘》)。當然,在眾多關于日記文學的論述中,魯迅的看法是最值得注意的:我本來每天寫日記,是寫給自己看的;大約天地間寫著這樣日記的人們很不少。假使寫的人成了名人,死了之后便也會印出;看的人也格外有趣味,因為他寫的時候不像做《內(nèi)感篇》外冒篇似的須擺空架子,所以反而可以看出真的面目來。我想,這是日記的正宗嫡派(《馬上日記》)” 。我想,即使算不上是“文學”的許多日記,不僅對歷史學家、考據(jù)學家、社會學家,即使是尋常百姓,也是有吸引力的?,F(xiàn)今的青年透過《雷鋒日記》,或許能夠體味到在50年前的中國,有一個叫雷鋒的士兵在想什么和做什么,他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是怎樣的面貌,與當今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處,從而受到啟迪。它比袁騰飛那樣的“高級歷史教師”的講壇言論,恐怕更“能使真實性確立”。許子東、竇文濤為什么不認為有的中小學生在作文中寫假話,不是受了袁騰飛這樣的老師言傳身教的影響,而是受了《雷鋒日記》的影響呢?  

雷鋒的日記是在雷鋒因公犧牲后,他的戰(zhàn)友和部隊的領導在清理他的遺物時發(fā)現(xiàn)、收集、整理出來的,其中的內(nèi)容為雷鋒本人所寫,沒有人為他編造。我估計,在出版《雷鋒日記》之前,對原文中可能存在的錯別字、標點符號、語法進行??笔遣豢杀苊獾?。這是編輯出版書籍的常規(guī)程序,并不妨礙作者的原創(chuàng)性。雷鋒在日常寫日記的時候,并沒有想到有一天他的日記會公開發(fā)表。雷鋒是毛澤東時代教育出來的優(yōu)秀青年,他寫日記,不為別的,就是要從內(nèi)心記錄自己的成長過程,抒發(fā)自己的思想情感,沒有功利的算計。雷鋒的精神世界是充實的,高尚的,透明的。許子東、竇文濤可以不理解雷鋒為什么在日記里寫了那么多歌頌黨和人民,愛戴領袖,立志為人民服務的肺腑之言,但也不至于懷疑他的真實性吧?  

最后說說中小學生寫作文愛模仿的問題。模仿是學習的一種方法。嬰兒呀呀學語,抓手點頭,都是在向大人模仿。小學生、中學生看到作文范文,欣賞其中的佳句美段,在自己寫作文時忍不住要模仿一下,是常有的事,不值得大驚小怪,更不能輕易指其作假。問題是老師如何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方法,使知識融會貫通,經(jīng)過咀嚼消化變成營養(yǎng),而不是簡單的模仿套用。  

許、竇的“鏘鏘”《雷鋒日記》,似乎與這些問題都無關,而在于他們不明白在有一類人的思想中滲透的集體主義、英雄主義、國家人民情結為何物。他們以為人都為自己著想才是正常的。這就是世界觀(時髦的名詞叫價值觀)的差別。他們要把自己堅守的世界觀灌輸給觀眾,于是常把集體主義、英雄主義、國家人民情結作為譏諷取笑的對象。這是長期來中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呈現(xiàn)的普遍現(xiàn)象?! ?/p>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nèi)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wǎng)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紅色文化網(wǎng),轉(zhuǎn)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minxinsuoxiang/wangyou/2013-05-02/18112.html-紅色文化網(wǎng)

獻一朵花: 鮮花數(shù)量:
責任編輯:RC 更新時間:2013-05-02 關鍵字:雷鋒日記  鳳凰衛(wèi)視  價值觀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話題

推薦

點擊排行

鮮花排行


頁面
放大
頁面
還原
版權:紅色文化網(wǎng) | 主辦: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
地址:海淀區(qū)太平路甲40號金玉元寫字樓A座二層 | 郵編:100039 | 聯(lián)系電話:010-52513511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備案序號:京ICP備13020994號 | 技術支持:網(wǎng)大互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