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非難索契冬奧會說明了什么
俄羅斯索契舉辦了一屆精彩、成功的冬季奧運會。在為期兩周多的時間里,這里成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體育賽事精彩紛呈,開閉幕式精彩奪目。“一個富有活力的俄羅斯回來了,而它的鑰匙,是索契”。
索契冬奧會本是俄羅斯向世界展示形象的盛事,卻成了被西方輿論集中圍攻、抹黑的契機。這屆冬奧會一直伴隨著西方輿論的口誅筆伐,媒體和政要聯手發(fā)難,各種各樣的批評、責難、抹黑、攻擊聲不絕于耳,相關報道和評論連篇累牘,可謂聲勢浩大。反觀西方媒體對倫敦奧運會、溫哥華冬奧會的報道,反差之大,發(fā)人深思。
世界體育界歷來反對將奧林匹克運動政治化。國際奧委會新任主席巴赫在面對西方輿論壓力時直言:奧運會不應該“被用作表達政治不滿的舞臺”,不應將運動員作為施加政治壓力的工具。但事實是,西方媒體圍繞索契冬奧會的報道充斥政治考量,恰恰是在借機施加政治壓力。
西方輿論對俄羅斯的態(tài)度并非一直這樣。
戈爾巴喬夫主政時期,蘇共垮臺、蘇聯解體,曾經的超級大國陷入分崩離析的境地。那時,西方給戈爾巴喬夫送上的是鮮花和掌聲,把他抬得很高,還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發(fā)給他。
葉利欽主政時期,俄羅斯全面實行西方制度模式,在西方鼓動下搞“休克療法”的改革,結果卻陷入經濟衰退、政局動蕩、內亂不止的困難境地,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淪為二流甚至三流國家。那時,西方給葉利欽送上的也是喝彩和贊譽,還有“民主斗士”的桂冠。
普京主政后,力挽國家頹勢,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寡頭和分裂勢力,強硬維護國家利益,讓俄羅斯人看到國家重新強大的希望,卻招來西方對他“民主倒退”、“專制獨裁”的大肆批評和攻擊。普京在俄羅斯民眾中的支持率居高不下,但在西方媒體那里卻是惡評如潮。
從西方輿論對俄羅斯態(tài)度的變化中,人們看到了什么呢?當你軟弱渙散、動亂不已、分崩離析的時候,西方輿論會為你大聲叫好,會給主政者送上鮮花、掌聲和桂冠;當你收拾亂局、重整河山、再圖崛起時,西方輿論就會對你挑刺扒糞、百般詆毀、竭力抹黑,對主政者進行妖魔化攻擊。這已經成了西方輿論的邏輯。
俄羅斯已經移植了西方制度模式,不再是共產黨領導,不再是社會主義國家,西方為什么還要這樣對待俄羅斯?因為,俄羅斯這樣的國家重新崛起和強大,不符合西方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不管你實行什么樣的制度;世界上多一些內部紛亂、軟弱渙散的國家,最有利于美國稱霸世界,最符合西方壟斷資本的需要;西方民主模式最容易把一個非西方國家搞亂、搞垮、搞成西方的附庸,所以才會被西方標榜為“普世價值”向世界傳播和推廣。這就是現象背后的本質!
西方非難索契冬奧會,讓人聯想起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遭遇,當時某些西方媒體借西藏“3·14”事件掀起反華輿論狂潮,煽動抵制北京奧運會。國內有些人以為,中國只要實行了西方那樣的制度模式,我們與西方的關系就會好起來,我們就可以買來美國的高科技,我們的周邊就不會有那么多麻煩事,西方媒體就會對中國變得友善、客觀起來,等等??纯炊砹_斯的遭遇,我們就該明白,這是多么天真、幼稚的想法!西方非難北京奧運會、索契冬奧會,是因為舉辦奧運會對外可以展示國家形象、對內可以提振民心士氣,西方一些勢力不希望中國、俄羅斯把這樣的好事辦好,所以要打壓你、給你潑涼水。連舉辦奧運會這樣的事都如此,又怎么能讓人相信他們會真的歡迎我們崛起、強大呢?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xxhq/oz/2014-03-03/25069.html-紅色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