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撤退伊拉克──但沒有、也不會
美國撤退伊拉克──但沒有、也不會
劉伯松
8月3日北美報紙頭條新聞的標題不是“美國從伊拉克撤退”就是“伊拉克戰(zhàn)爭結束了”。美國撤退伊拉克,但沒有、也不會離開。這個命題不是自相矛盾嗎?是,也不是。矛盾的題目,矛盾的答案?亦非也。且聽慢慢道來。
美國總統(tǒng)和高官的講話含有精心策劃的外交辭令,美國最拿手的文字游戲,自設名詞,自設定義,自設規(guī)范,自設行動、自行辯護;美國如此掌握了世界話語權,盡管言行多么荒唐取鬧,都會被“公關”得“合情、合理、合法”的。比如,前總統(tǒng)小布什不是把“戰(zhàn)俘”(prisoner of war)說成“敵方戰(zhàn)斗人員”(enemy combatant)嗎?這么一來,他不但不必承擔“戰(zhàn)俘”的國際義務,還可按照美國的軍法處置這些戰(zhàn)俘。有人告他違法、違反《日內瓦條約》嗎?
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8月2日在喬治亞州亞特蘭大對與會的殘疾退伍老兵發(fā)表講話說:“作為總統(tǒng)候選人時,就承諾要把伊拉克戰(zhàn)爭做個負責任的結束。上任后不久,我宣布我們的新伊拉克戰(zhàn)略,逐步朝向讓伊拉克本身負起完全責任,當時我清楚地表明,美國在伊拉克的戰(zhàn)斗任務將于2010年8月31日結束,這也正是我們在做的——信守承諾,(撤軍)如期進行?!?/p>
奧巴馬繼續(xù)說:“毫無疑問,我們在伊拉克的任務正在發(fā)生改變,由軍隊領導的戰(zhàn)斗任務,轉變?yōu)槲覀兺饨还兕I導的外交任務?!睋Q句話說,美軍結束在伊拉克的戰(zhàn)斗任務后將如期撤回戰(zhàn)斗部隊,此后的伊拉克戰(zhàn)略將由“武”轉“文”,對伊任務將由戰(zhàn)斗任務轉為外交任務了。
堅持撤軍,以文代武
奧巴馬表示,從他去年1月上任到今年8月31日全部撤出戰(zhàn)斗部隊為止,美軍共從伊拉克撤出了超過9萬名士兵。剩下的大約還有5萬人將在2011年底前撤出。在過渡期間,這批非戰(zhàn)斗部隊將負責向伊拉克部隊提供支持與訓練,配合伊方實施反恐任務,以及為美方人員及目標提供安保等。換句話說,布什2003年發(fā)動的“伊拉克自由行動”(Operation Iraq Freedom)也將隨之于8月31日正式結束,取而代之的是“新曙光行動”(Operation New Dawn)了。
奧巴馬所說的一點也沒錯;但問題是,和其他事件一樣,在我們這個現(xiàn)代世界里,事情往往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事情背后總是籠罩著一層又一層的濃霧,戰(zhàn)爭更是如此,讓人困惑不解。因此,奧巴馬的講話,我們絕不能句句當真;要了解真相,我們必須進一步查問和探討文字的深層意義。
首先,奧巴馬競選時的承諾是2010年5月撤退所有部隊。當然,這個承諾也許大家都忘記了,或現(xiàn)在提出似乎無關緊要,就像總統(tǒng)自己所說的,他要給伊拉克戰(zhàn)爭一個“負責任的結果”。鑒于巴格達局勢混亂,他將9萬美軍士兵撤離時間表推遲了3個月是不得已的事。
對我而言,美軍是否根本沒有,也不會離開伊拉克的。留駐伊拉克5萬名的所謂“過度部隊”的主要目的,是向伊拉克部隊提供支持與訓練,配合伊方實施反恐任務,以及保護美方人員和目標提供安保。
從這些“過度部隊”的職責來看,很明顯的是,這批所謂“非戰(zhàn)斗部隊”,其實具有作戰(zhàn)任務的,雖然奧巴馬把“戰(zhàn)斗部隊”改為“訓練及支持部隊”!因為“反恐任務”不也算是戰(zhàn)斗的一種嗎?在戰(zhàn)亂的伊拉克,保安人員不備有武器嗎?奧巴馬的花言巧語,還能騙上多少人?
英國左傾的《衛(wèi)報》專欄作家米爾恩(Seumas Milne)8月4日專欄題目《美國是不會離開伊拉克,只是把占領改名罷了》(The US isn"t leaving Iraq, it"s rebranding the occupation),真是一語道破奧巴馬的花言巧語!
美國伊拉克軍事發(fā)言人藍扎(Stephen Lanza)少將也這樣對《紐約時報》記者說:“具體而言,什么都不會改變。”
據(jù)聞, 奧巴馬原先是要把這5 萬名“過度部隊”長期留住伊拉克的,后來可能發(fā)覺做得太過于明顯,最后決定按照《部隊地位協(xié)定》(Status of Forces Agreement,簡稱SOFA)訂下的條件如期撤退。不過,根據(jù)一些專家的推測,美國可以在兩種情況下繼續(xù)留駐伊拉克的:一,說服聯(lián)合國,得到它的允許留下;二,說服伊拉克政府,以它出面要求美軍留下。
其實,駐軍5萬名并不是個小數(shù),比南韓駐軍多出兩倍、與越戰(zhàn)1964初數(shù)字相同?!都~約時報》報道奧巴馬從伊拉克撤軍時說,其余的5萬部隊,“本身是一個強大力量,具有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的能力。”同時,伊拉克的軍事基地也與美國其他基地不同。它的5萬人部隊訓練聽從美國指揮的軍警,保護美國利益和民選的傀儡伊拉克政權。
再次,奧巴馬說:“由軍隊領導的戰(zhàn)斗任務,轉變?yōu)槲覀兺饨还兕I導的外交任務”。但一旦美軍離開,誰來保護他們?據(jù)報道,美國國務院為了保護它在伊拉克人員的安全,他們已經(jīng)要求2 4架直升機和50輛防彈車,重型貨車等裝備,而保安人員也從2,700人增至7,500人,并準備在“過度部隊”離開后,組成自己的武裝保安部隊。有人把它戲稱為“希拉莉的襲擊者”,企圖代替“美國軍隊的能力”。有人嬉笑說,雖然希拉莉當不了總統(tǒng),現(xiàn)在她可以過過“總司令”之癮了。
通令外交事務的國務院如今“軍事化”,人員主要由武裝的“僱傭軍人”擔任。據(jù)報道,目前伊拉克有10萬「“私人保安人員”,其中1萬1,000名以上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僱傭軍人”。美國在伊拉克的各機構聘請了為數(shù)不少的所謂“私人保安人員”,其實是“僱傭軍人”另一名稱。
誰來維護伊國民安全?
由此看來,美國撤退伊拉克顯然是假的,而美國計劃長期留駐伊拉克是真的。因為伊拉克是美國現(xiàn)在和未來的最重要前事基地之一。短期來說,它可以一面保護以色列,一面隨時可以快速進攻伊朗,近來世界向伊朗施壓,包括經(jīng)濟制裁等可見一斑。長期來說,立足伊拉克,還可能虎視著俄羅斯和中國,監(jiān)視和限制它們的一切行動。不然,美國為何花將近6萬億巨款建立比梵蒂岡更大的大使館,同時還保用95個(原有121個,最高峰時期曾有357個)大小軍事基地?
奧巴馬“承諾要把伊拉克戰(zhàn)爭做個負責任的結束”。但如何才是一個“負責任的結束”?
據(jù)報道,在美軍緊鑼密鼓撤出的同時,伊拉克安全局勢近來急轉直下,暴力事件最近與日俱增,連環(huán)自殺式爆炸襲擊密集發(fā)生。巴格達政府上周六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上個月(7月)有535人喪命,包括396個平民、89個警察和50名士兵。官方數(shù)字顯示,伊拉克7月因暴力襲擊致死的平民人數(shù)創(chuàng)兩年來的新高。
與此同時,伊拉克在3月7日國會選舉后陷入政治僵局,5個多月來,新政府遲遲難以組成。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奧巴馬堅持按照計劃撤退作戰(zhàn)部隊,讓人對美軍撤出后伊拉克的政治與安全前景深感擔憂。
美國軍隊雖然已少出街巡,仍有傷亡、基地經(jīng)常遭遇轟炸、伊拉克軍警和民兵死傷上升,恐怖組織基地組織(卡伊達)重回阿富汗……
美軍占領伊拉克7年來,死傷多少沒人知道,從最低的18萬到最高的137萬,甚至讓400多萬人成了難民;市內有1,500個檢查站并被圍墻隔離……而水電、健康、教育、婦女地位、言論自由等層面,卻不像人民所期望般,自薩達姆倒臺后大幅提升。
眾所皆知,奧巴馬在競選時說,這是一場可選擇的戰(zhàn)爭,是不必打的,也不該打的。于是他向美國人民承諾,他上臺后,一定會盡快結束這場戰(zhàn)爭。
本月初,他果然做到了,厭戰(zhàn)的美國人在歡呼;但事實是不是如此呢?他的花言巧語背后,充滿”這個””那個”的,最終的意思是,美國的確撤退伊拉克,但它沒有也不會走的。
于是有人說,這是“光榮撤退”的準備;有的說,“奧巴馬宣布伊戰(zhàn)結束等于承認失敗”;也有的說,奧巴馬意在阿富汗??傊绹谝晾耸∫埠?,轉移阿富汗也罷,它是不能冒冒然離開伊拉克的。(2010-08-10)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wǎng)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紅色文化網(wǎng),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xxhq/qq/2013-05-02/15285.html-紅色文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