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
    微軟公司是美國近幾十年里商業(yè)成功的旗幟,人類歷史上似乎也沒有出現(xiàn)過像微軟一樣成功的企業(yè)。不管從微軟創(chuàng)始人的個人經歷,還是從企業(yè)成長的角度,人們毫不吝嗇地使用“完美”這個詞來形容它。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社會形成的科技股狂潮中,“尋找下一個微軟”幾乎成為每個人的夢想。當時有人說:一生中能暴富的機會也就兩三次,錯過了微軟,再也不能錯過下一個。微軟令人無比驚艷的成功,在股票市場形" />

《图书管理员的女朋友》,9.1成人免费视频app官网版,影音先锋色中色,爱 爱 爱 电影,亚洲美女污污污的视频在线观看,篮球亚洲杯预选赛直播,试爱电影完整,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与已婚人妻爱田奈奈

紅色文化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全球

打印

微軟成功的負面影響

微軟成功的負面影響

劉仰

    微軟公司是美國近幾十年里商業(yè)成功的旗幟,人類歷史上似乎也沒有出現(xiàn)過像微軟一樣成功的企業(yè)。不管從微軟創(chuàng)始人的個人經歷,還是從企業(yè)成長的角度,人們毫不吝嗇地使用“完美”這個詞來形容它。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社會形成的科技股狂潮中,“尋找下一個微軟”幾乎成為每個人的夢想。當時有人說:一生中能暴富的機會也就兩三次,錯過了微軟,再也不能錯過下一個。微軟令人無比驚艷的成功,在股票市場形成了一個具有摩法的咒語:對于微軟的股票,你唯一可能犯的錯誤,就是把它賣掉。
    那么,微軟公司的成功有沒有負面作用?它對于后來美國科技股泡沫的形成和破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微軟對其他“新經濟”類企業(yè)的影響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我認為,微軟的成功,其負面影響不僅存在,而且相當大,這一負面影響導致了納斯達克科技股的巨大泡沫。微軟的負面影響大致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微軟的成功放大了所有美國人對于一個企業(yè)和個人成功的預期。微軟1986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當時資產只有200萬美元,不到十年,1995年,比爾蓋茨的個人財富達到129億美元,第一次成為世界首富,此后連續(xù)十幾年蟬聯(lián)世界首富的位置。1999年,微軟公司的市值達到5300億美元,約占當時美國GDP總量的6%。但是,當時幾乎很少有人想一想,微軟的成功究竟是特例,還是“新經濟”的普遍現(xiàn)象?反而,無數(shù)的人,包括格林斯潘都相信,凡是“新經濟”類企業(yè),都可以達到微軟的成就。
    這個被放大的預期導致“新經濟”企業(yè)的經營者、投資者都失去了正常的理智。曾經風光一時的思科公司以超常速度追趕著微軟,無數(shù)人都相信,思科公司將成為下一個微軟。2000年初,當思科公司的市值快速達到5000億美元的時候,人們已經開始熱烈地討論,思科公司何時能夠成為歷史上第一家市值過1萬億美元的公司。要知道,當時美國全國的GDP只有9萬億美元,全世界的GDP只有30萬億美元。一家異軍突起的企業(yè),居然要占世界GDP總量的3%,如此不可思議的事情,正是由于微軟的榜樣,成為當時美國人的嚴肅話題。事實上,當時思科公司的財務報表顯示,它的年收入約120億美元。事后證實,這個收入被高估了40多倍。即便沒有被高估,如今回想起來,依然令人奇怪:這樣的數(shù)據(jù)人們怎么會相信?
    我在《比爾蓋茨進酒吧》一文中曾經指出,微軟的成功使得當時的人們對于生產力、生產效率、個人創(chuàng)造財富能力的判斷都產生了過度放大。因此,思科公司被高估幾十倍的收入,以及對其增長的極大期望,既有會計統(tǒng)計方面針對“新經濟”高科技企業(yè)的調整(后來,這些“調整”被稱為做假賬),也有這種預期心理的幻想式放大。因為,類似思科公司這樣被高估放大,并不是個別現(xiàn)象,而是那個年代科技股公司的普遍現(xiàn)象。這一普遍現(xiàn)象導致的科技股泡沫,不能不說與微軟這個榜樣有著密切的關系。
    第二,微軟公司不分紅利。當然,股份公司不給股東分紅利,并不是微軟的首創(chuàng)。早在17世紀,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就連續(xù)10年沒有給股東發(fā)紅利。這一舉動的目的是,將產生的利潤盡量全部投入到再生產中,盡快地擴大規(guī)模。微軟公司不發(fā)紅利的舉動讓人們看到并且相信,真正的財富靠的是股票價格的上漲,而不是紅利。(直到2003年,科技股泡沫徹底破滅后,微軟公司不發(fā)紅利的政策才有所改變。)
    發(fā)不發(fā)紅利,對于一個公司的影響是很顯然的。由于要發(fā)紅利,公司就必須有大量的現(xiàn)金;要有現(xiàn)金,公司就必須實現(xiàn)真正的收入,而不能只是賬面收入。如果不發(fā)紅利,賬面收入就很容易產生水分。當正常的紅利不能到達股東手中,或者紅利的數(shù)量發(fā)生不合理的變化,股東立即就能意識到公司的經營有問題。而不發(fā)紅利,只要股價一直上漲,一般都不愿賣出,公司經營的真實狀況就容易被掩蓋。因此,按時發(fā)放的紅利也被人稱為公司經營的“測謊儀”。雖然公司的經營者也可能借錢來發(fā)紅利,但是,借錢發(fā)紅利畢竟不能持久,不可能長期掩蓋經營真相。然而,微軟因贏利預期的不合理放大,導致股票價格飛漲,使得股票紅利顯得微不足道。從此以后,很少上市公司的股東再關注紅利,股票收益漸漸與真實利潤相脫離,而且越來越遠,必然產生泡沫不算,還讓股市日益變成賭場。這種狀況在中國的股市也大量出現(xiàn)。中國的上市公司給股東發(fā)紅利也很少,股民也不在乎,大家都把獲益盯在股票價格上。冷靜一點考慮,股票價格不會永遠都漲,但是,即便在股票價格不漲的情況下,紅利本來也可以成為股東的穩(wěn)定收入?,F(xiàn)在,由于微軟的榜樣,導致后來世界各地的上市公司都輕視紅利,股票這一獲得穩(wěn)定收入的功能,被徹底忽視了,股市只能走向賭場。
    第三,微軟大量發(fā)行股票期權。股票期權也不是微軟的首創(chuàng),它最初出現(xiàn)的目的是對管理人員的激勵,應該說,它還是能夠實現(xiàn)這一目的的。但是,微軟以股票價格為主要收入的模式,導致股票期權越發(fā)越多,原先的激勵作用,徹底變成暴富的手段,比方說,微軟曾經在一年內,給員工發(fā)放了價值33億美元的股票期權。這種方式也成為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科技類公司的普遍方式。如果僅僅從員工收益的角度,很多人都會贊成發(fā)股票期權,然而,大量的股票期權會產生長遠的危害,這是拿到錢的人很少關注的。
    股票期權的第一個危害是,它隱藏了公司的人員成本,從而會虛增公司的利潤。在股票期權只作為激勵的年代,一般期權只在幾千、幾萬股的規(guī)模。而在科技公司風起云涌的年代,各類科技公司發(fā)行的股票期權,從幾十萬到幾百萬、幾千萬股,屢見不鮮。相關統(tǒng)計指出,在科技股泡沫年代,股票期權導致的利潤放大,至少為10%;最嚴重的,扣除股票期權的收入,一個賬面盈利的公司,實際上是一個巨額虧損的企業(yè)。然而,只要有盈利的存在,不管是真是假,不管水分有多少,就可以拉動股價,然后將期權變現(xiàn),就實現(xiàn)了套利。因此,巨額的股票期權其實是一種合法的會計欺詐。
    股票期權的第二個危害是造成巨大的貧富差別。雖然公司普通員工,甚至打掃衛(wèi)生的鐘點工也能拿到期權,但是,對于公司基層員工,期權很少,一般只具有原始的激勵作用。而公司高層的期權,由于CEO們自己決定,往往與員工的期權相差巨大。例如,甲骨文公司的CEO就給自己一個人發(fā)了4000萬股的期權。期權要成為現(xiàn)金,股價必須上漲,股價要上漲,就要有大量外部資金持續(xù)跟進。從公司CEO到基層員工期權分布的金字塔結構,差不多就是一個龐氏騙局加傳銷的分層結構,收入差別呈幾何級數(shù)的遞增。沒有股票價格的上漲,所有員工的期權都作廢;只要股票價格上漲,所有員工都不同程度地分享了龐氏騙局的收益。
    期權的第三個危害是傷害企業(yè)的元氣。對于公司CEO來說,股價上漲兌現(xiàn)期權是獲暴利的手段,但是,股價下跌,期權不要求CEO賠錢,因此,CEO在期權上只有好處而沒有任何風險,只有權利而沒有任何義務。這將導致CEO在經營上喜歡冒險,對企業(yè)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只注重短期效應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同時,CEO的經營管理已不需要注重企業(yè)的真實效益,只需要全神貫注于股票價格。
    期權的第四個危害是容易導致欺詐。由于沒有紅利,股價漲跌成為最重要的收入,為了造成股價的上漲,CEO等少數(shù)管理層在賬目上弄虛作假成為普遍現(xiàn)象。而且,只要股價一直上漲,這種弄虛作假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美國在科技股泡沫破滅后,暴露出一批嚴重弄虛作假的上市公司,各個都是發(fā)行大量期權的公司。
    因此,微軟的成功造成的三個影響,一是贏利預期普遍放大,二是不發(fā)紅利,三是大量發(fā)行股票期權,是導致科技股泡沫的重要原因。這三個影響,雖然后兩個不是由微軟首創(chuàng),但是,由于微軟的成功榜樣,使得這些做法成為科技股企業(yè)的常規(guī)做法。盡管微軟自己在這方面沒有走的太遠,也沒有產生明顯的對自身的危害,然而,追趕微軟的巨大沖動,成為下一個微軟的強烈渴望,使得后繼者在套用微軟模式的時候,將微軟的成功方式發(fā)展到極端,最終導致了泡沫的產生和破滅。這個幻滅的過程,讓我們看到,任何事物都不應走向極端,同時也讓我們對于股票的真正意義和價值產生必要的反思。

    細細追究起來,中國股市的很多行為、制度、操作手段,都源自于美國,或直接來自于微軟公司,因此,當中國股市也在吹泡泡的過程中起起伏伏的時候,了解美國股市的破滅原因,對于我們是非常有益的。還是那句話,中國不該盲目學美國。對于股市來說,只有當股票的價值與企業(yè)的真實利潤緊密結合的時候,股票才是有益的。一旦脫離了企業(yè)的真實利潤,股票就是賭博,或者是一個合法的龐氏騙局,一定會產生泡沫,而且一定會破滅。要讓股票發(fā)揮真正有益的作用,需要人們正確地理解股票,還需要對現(xiàn)行股票制度進行認真地反思。近日,國內股市開始上升了,喜氣洋洋的氣氛也逐漸蠢蠢欲動,我希望大家能記住以往的股市教訓,不要把浴缸里的泡泡浴當成最開心的事情。祝股民們好運。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xxhq/qq/2013-05-02/17216.html-紅色文化網

獻一朵花: 鮮花數(shù)量:
責任編輯:RC 更新時間:2013-05-02 關鍵字:股市  微軟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話題

推薦

點擊排行

鮮花排行


頁面
放大
頁面
還原
版權:紅色文化網 | 主辦: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
地址:海淀區(qū)太平路甲40號金玉元寫字樓A座二層 | 郵編:100039 | 聯(lián)系電話:010-52513511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備案序號:京ICP備13020994號 | 技術支持:網大互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