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善于“駕馭民主化”
張樹華 
        冷戰(zhàn)結束后,民主的理論與實踐成為國際政治領域的焦點話題。對國內思想理論界來說,民主既熟悉、又混亂。什么是民主?如何發(fā)展和實現民主?什么是正確的民主發(fā)展觀?世界各國政治發(fā)展與民主化前景如何?西方某些國家強行推銷的“民主化”暗含哪些危險?這些都需要我們分析和回答。            " />

《图书管理员的女朋友》,9.1成人免费视频app官网版,影音先锋色中色,爱 爱 爱 电影,亚洲美女污污污的视频在线观看,篮球亚洲杯预选赛直播,试爱电影完整,99久久婷婷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与已婚人妻爱田奈奈

紅色文化網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中心 > 小小寰球 >

全球

打印

張樹華:中國要善于“駕馭民主化”


中國要善于“駕馭民主化”


張樹華 

    

    冷戰(zhàn)結束后,民主的理論與實踐成為國際政治領域的焦點話題。對國內思想理論界來說,民主既熟悉、又混亂。什么是民主?如何發(fā)展和實現民主?什么是正確的民主發(fā)展觀?世界各國政治發(fā)展與民主化前景如何?西方某些國家強行推銷的“民主化”暗含哪些危險?這些都需要我們分析和回答。

                        用實證性、比較研究打破民主迷思

    多年來,民主問題的研究吸引了政治理論、政治哲學、歷史和社會學等領域眾多研究者的參與。探討民主概念和理論論著層出不窮,圍繞民主概念的認識分野甚至超過對“市場、自由”等問題的爭論。但是,無論如何,局限于從概念和借助西方民主教科書來闡釋民主,在今天已無助于民主政治研究的深化。如果單單從概念上、從判斷上來論證民主,或糾結于民主的“應然性”,或用幾百年形成的西方模式去詮釋現實,或者醉心西方民主的細節(jié)來描述民主政治的精致,這樣反而會模糊對民主及其發(fā)展路徑的宏觀把握。
    為避免陷入民主概念和理論的紛爭,應當將研究重點由民主的一般性、概念性或規(guī)范性研究轉到對民主的實證性、國際性比較研究上來。結合冷戰(zhàn)后國際政治領域中的一些鮮活的例證,分析一些國家在民主化進程中的成敗得失。以國際的視野和發(fā)展的框架,來探討民主化的理論邏輯、實踐順序和成長條件。聚焦具體的民主案例,剖析民主進程中的難題和癥結,理解和體會民主進程的艱辛與復雜,走出“民主的認識誤區(qū)”,破除“民主夢幻迷思”,打破“民主困局”,避免“民主彎路或陷阱”。要認清“民主萬能論、民主速成論、民主和平論、民主同盟、自由之弧、民主至上論、民主救世說、西方民主普世說”等說教的政治本質,堅持政治性與科學性的統(tǒng)一,面對在民主問題上的迷思和爭論,樹立正確的民主觀。民主是成長的、多樣的、具體的、現實的、歷史的。當前,歐美債務危機進一步暴露“西式民主”的缺陷,國際思想界開始將視角轉向政治制度與政治模式的比較與適應上來。在未來政治選擇與國家發(fā)展中需要轉變“話語范式”。要勇于“超越一般民主”,善于“駕馭民主化”,實現綜合的、全面的、協(xié)調的政治發(fā)展觀。

                         觀察西式民主理論“外銷”的過程

    不能脫離國際政治背景孤立地研究一國的民主問題。通過對民主進行國際化的研究,著重比較不同國家的民主理念、民主模式和民主化道路,為中國的民主建設提供國際化視野和可資借鑒的材料。
    應當看到,當今世界上民主的理論與實施均是由西方大國主導的。而西方大國主流的民主理論和民主化策略又是主要針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其他發(fā)展中國家提出來的。這些也構成了西方對外戰(zhàn)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國際角度研究民主問題,首先要關注西方民主理論的演變,研究西式民主及民主學說由早期萌生、進化進而制度化、模式化的歷史過程,觀察西式民主理論關懷是如何“由內到外”,由內部理論變成對外政策,進而衍生出民主的世界標準的。同時,也要著力比較分析美國、歐洲這兩個主要“民主推手”的戰(zhàn)略意圖和策略差異。通過比較國際上多數國家的政治發(fā)展和民主化的實踐,政治興衰的經驗和教訓,發(fā)現民主發(fā)展的內在邏輯和規(guī)律。
    西方民主教科書中對于民主詮釋影響是如此之大、記憶是如此之深,以至于我們經常不由自主地落入“西式民主-東方專制”天然模式和思維框架之中思考問題和評價事物。然而,冷戰(zhàn)后,民主的潮起潮落以及近幾年圍繞東西方發(fā)展模式優(yōu)劣的辯論表明,民主進程是政治發(fā)展進程的組成部分,民主并不是唯一的、終極的,用民主概念并不能解釋一切。研究中東和拉美地區(qū)等第三世界的民主化歷程會發(fā)現,一個國家需要政治發(fā)展方式、發(fā)展道路、發(fā)展價值和目標,在社會發(fā)展的不同階段上是不同的。不同的國家戰(zhàn)略和民族目標任務決定了這個國家這一時期的政治主題和政治方式。與政治發(fā)展一樣,民主有著特定的發(fā)展順序、速度和方式。民主有其成長的環(huán)境、條件、土壤、文化、成本與質量。民主進程要統(tǒng)一于政治發(fā)展的總目標,要與經濟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法治建設等進程相協(xié)調。與單一的民主概念相比,政治發(fā)展的內涵更為豐富、更為具體、更為多彩也更為廣泛。

                        要培養(yǎng)中國的“國際政治競爭力”

    每個國家的民主都應符合特定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和現實條件,發(fā)展民主應當因地制宜,外部強加和全盤照搬往往是得不償失。對不同類型國家的政治進程進行總結,歸納國際上政治發(fā)展的真問題和真經驗。研究在政治發(fā)展過程中如何實現民主、穩(wěn)定、效率等價值元素的辯證統(tǒng)一與和諧發(fā)展。要深入剖析西方推廣民主背后的地緣戰(zhàn)略意圖,深入總結俄羅斯等后社會主義國家在民主化問題上的教訓,努力擺脫西方在民主、人權領域的話語禁錮。要破解西方強加的“極權、專制、不民主”等概念陷阱,努力提煉和歸納中國的政治經驗和理論價值,增強政治自信力和理論說服力。要關注一國的政治主題和發(fā)展順序,注重培養(yǎng)國際政治競爭力。針對國際上流行的各種不同版本的“政治、民主、人權排行榜”,研究一套科學而全面的中國版的“世界政治發(fā)展力評估報告”。要堅持政治性與科學性的統(tǒng)一,促進政治民主、政治穩(wěn)定、政治效率、政治廉潔,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fā)展道路越走越寬廣。
    (《環(huán)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16期,摘自2011年11月8日《環(huán)球時報》)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xxhq/qq/2013-05-02/17778.html-紅色文化網

獻一朵花: 鮮花數量:
責任編輯:RC 更新時間:2013-05-02 關鍵字:民主  話語權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話題

推薦

點擊排行

鮮花排行


頁面
放大
頁面
還原
版權:紅色文化網 | 主辦: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
地址:海淀區(qū)太平路甲40號金玉元寫字樓A座二層 | 郵編:100039 | 聯系電話:010-52513511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備案序號:京ICP備13020994號 | 技術支持:網大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