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反腐:“老虎”捉不到就是打了敗仗
毛澤東反腐:“老虎”捉不到就是打了敗仗
張家康
批轉東北局報告
東北是中共最先奪取政權的地區(qū),剛剛走上領導崗位的黨的一些干部,在物質和金錢的誘惑下,便開始紛紛敗下陣來。1949年,在沈陽市就有3629人有貪污行為,東北貿(mào)易部的贓款竟達5億人民幣(指舊幣。1955年3月1日發(fā)行新幣,新幣1元等于舊幣1萬元)。同時,新政權中依然存在著嚴重的浪費現(xiàn)象,官僚衙門的習氣也十分盛行。
東北局書記高崗最先看出東北存在著的嚴重的腐敗現(xiàn)象。在東北局黨員干部會議上做報告,他第一次提出“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概念。
毛澤東通過閱讀高崗的報告,敏銳地覺察到東北問題,對于全國既具有典型性,更含有普遍性。于是,1951年11月20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轉發(fā)全國各地的電報時指示:
“茲將高崗同志于本年11月1日所作關于開展增產(chǎn)節(jié)約運動,進一步深入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斗爭的報告一件發(fā)給你們,中央認為這個報告是正確的。請你們重視這個報告中所述的各項經(jīng)驗,在此次全國規(guī)模的增產(chǎn)節(jié)約運動中進行堅決的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斗爭。”
搜尋大老虎,窮追務獲
從1952年1月中旬開始,“三反”運動進入“打虎”階段。所謂“老虎”是當時對貪污犯的通稱。當時給“大老虎”定了六條標準:個人貪污1億元以上者;貪污不滿1億元,但對國家經(jīng)濟造成很大損失者;滿1億元以上的集體貪污的組織者,主謀者;貪污5000萬元以上且性質嚴重,如克扣救濟糧,侵吞抗美援朝款者;坐探分子與私商勾結盜竊經(jīng)濟情報或利用職務自肥使國家損失在1億元以上者;全國解放時隱瞞各級國家財產(chǎn)或官僚資本未報,價值在1億元以上者等。
毛澤東同意六條標準。1月23日,他在《關于“三反”斗爭展開后要將注意力引向搜尋“大老虎”》的電報中,提請全黨全軍全國注意,現(xiàn)在的主要任務是“搜尋大老虎,窮追務獲。”各地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得出“老虎”的估計數(shù)字,有方向地去“打虎”。第二天,他又指示:每個省、每個城市及大軍區(qū)單位都有一百只至幾百只“大老虎”,如捉不到,就是打了敗仗。
“打虎”斗爭如毛澤東所期待的,被各級組織提到議事日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集各單位負責人會議,讓到會的主要負責人自報公議,定出“打虎”指標,并由單位主要負責人親自動手打虎,限期具報。
華北軍區(qū)在運動中組織“打虎基干隊”,專案專人,包查包打,把打“虎”專業(yè)化,在5天的時間內(nèi)就查出大小老虎288只,其中大老虎12只,中老虎18只(五千萬元以上)。他們的貪污款額總計為65億。
毛澤東認為,凡屬管理錢物的機關,不論是黨政軍民學,必定有大批的貪污犯,即大老虎,斗爭的注意力當然要引向這些部門。但是,這并不等于說那些用錢不多的機關,如宣傳、教育機關和民眾團體,就沒有大老虎,持有這種認識的人,是糊涂的。他的意見已是十分明確,打虎斗爭包括所有領域和單位,沒有任何單位可以例外。
清查真假老虎,嚴禁逼供信
在全國性的“打虎”斗爭中,由于定預算“指標”,過分強調(diào)“打虎”實績,自然使各單位爭當先進,惟恐落后而受批評。如此相互攀比,你追我趕,也就免不了逼供,于是,“小老虎”被打成“中老虎”、“大老虎”,甚至造出了許多假“老虎”,無形中傷害了好人,運動明顯地出現(xiàn)了偏差。
毛澤東也關注到了運動中出現(xiàn)的偏差,他一面強調(diào)進度和指標,一面又在不斷地調(diào)整政策。1952年2月9日,他在致高崗并告各同志的電報里指出:個別單位“已出現(xiàn)用逼供信的方法打虎,結果打出的不是真虎而是假虎,冤枉了好人(已糾正)。各地如出現(xiàn)此種情況請予迅速糾正”。2月20日,他又指示:“目前第一要注意打盡老虎,不要松勁;第二要注意調(diào)查研究,算大賬,算細賬,清查老虎真假,嚴禁逼供信。”
他在轉發(fā)中直黨委“打虎”報告的批語中,還再次重申:要材料,要證據(jù),嚴禁逼供信。當時,鑒于中小貪污分子占全體貪污分子的95%以上,而他們貪污的金額在舊幣1000萬元以下,考慮到擴大教育面,中央研究決定對這些人,一般不追究刑事責任,有的甚至可以不予行政處分。在對小貪污分子的行政處分上,毛澤東也主張更寬大一些,在已規(guī)定的撤職、降級、調(diào)職、記過的處分外,他還特意加一項最輕的處分——警告,因為,這樣可以“使大多數(shù)小貪污分子減輕對抗情緒,利于團結改造”。
根據(jù)毛澤東的指示,3月11日,政務院正式頒發(fā)中央人民政府節(jié)約檢查委員會《關于處理貪污浪費及克服官僚主義錯誤的若干規(guī)定》。這個規(guī)定本著“嚴肅與寬大相結合,改造與懲治相結合”的方針,明確提出要區(qū)別對待不同類型的貪污分子。“三反”運動進入后期定案階段,毛澤東尤為重視落實政策,糾正運動中的錯案。
1952年10月,中共中央批準了中央政策研究室《關于結束“三反”運動的報告》,經(jīng)審理,最后共有9942人判處有期徒刑,67人判處無期徒刑,9人判處死刑緩期執(zhí)行,42人判處死刑。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nèi)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wǎng)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紅色文化網(wǎng),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gsyz/lxff/2017-11-16/47268.html-紅色文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