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射出“毒箭”,岸田外交風生水起,卻充滿硝煙和血腥氣
岸田文雄就任首相540多天以來,在外交領域發(fā)揮其以往當過外相的優(yōu)勢,大展拳腳,可用風生水起來形容,取得的“成果”比前任安倍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是,岸田的這些外交“成果”,都帶有戰(zhàn)爭硝煙的味道,與擴軍備戰(zhàn)關系密切,或將給日本帶來負面影響和不良后果。
日澳英簽約成功
去年和今年的1月份,日本分別與“奧庫斯”兩個成員國——澳大利亞和英國簽訂《互惠準入協(xié)定》。
該協(xié)定規(guī)定了自衛(wèi)隊和澳、英兩國軍隊在對方國家停留時所處的法律地位,便于兩國部隊相互訪問,并強化雙方安全保障合作。
這份協(xié)定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它將展現和發(fā)揮更加有利于日本的作用。簽約當年,按協(xié)議規(guī)定,日本海上自衛(wèi)隊對來訪的澳大利亞海軍艦艇提供“武器等防護”。
據此,今后自衛(wèi)隊也可以無障礙到澳大利亞軍事訓練,變相突破了自衛(wèi)隊海外派兵的法律禁區(qū)。
日澳關于《互惠準入協(xié)定》的談判始于2014年7月,一直進展緩慢,如今成功簽約猶如安倍栽樹,岸田摘果子。
日本與英國簽約談判比較晚,始于2021年9月28日。去年5月5日,岸田首相和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原則上達成共識。
如今,日英成功簽署新防務協(xié)議,將允許兩國規(guī)劃和開展更大規(guī)模、更復雜的軍事演習,并允許雙方相互部署武裝力量,把日英防務合作提升到新高度。
岸田上臺后,如此急切地選擇與“奧庫斯”成員國簽訂防務協(xié)定,其中的“奧秘”路人皆知。
日韓關系全面轉圜
本月中旬,韓國總統(tǒng)尹錫悅抵達東京,對日本開始為期兩天的工作訪問。
在韓日首腦會談中,雙方就兩國之間存在涉及政治、經濟和安保等領域的一系列問題,達成了廣泛共識,決定讓因強征勞工等歷史問題受損的兩國關系“恢復正常”。
尹錫悅此訪,用委曲求全換來日韓兩國全面“和解”,這對韓國來說是莫大的“屈辱”。但相反,對日本來說,經濟制裁的強勢外交取得空前成功。
韓日矛盾由來已久,而且根深蒂固。2012年8月,時任韓國總統(tǒng)的李明博首次登上主權有爭議的獨島(日本稱“竹島”),引發(fā)日本強烈反對,韓日關系陷入僵局。
此后,又因為慰安婦、二戰(zhàn)強征勞工等矛盾激化,兩國首腦互訪暫停,雙邊關系跌入谷底。
3月初,韓國政府宣布針對日本強征勞工訴訟案的解決方式,由韓國政府麾下的財團代為支付賠償金。尹錫悅用這種卑躬屈膝的“代賠”方式,來解決最大的歷史懸案,得到日方的歡迎。
尹錫悅的“誠意”,也換來兩國首腦會談取得圓滿成功:重啟時隔五年的“日韓安全保障對話機制”;《軍事情報保護協(xié)定》正常化;日方取消對韓出口限制措施;韓方撤回向世貿組織提出的仲裁申請。
這個巨大的外交成果,是尹錫悅拱手相送的。但對岸田來說,作為首相,當然會毫不客氣收入囊中。
勸說印度取得成效
印度與俄羅斯始終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兩國的友好歷史可追溯到蘇聯(lián)時期。去年2月俄烏爆發(fā)沖突,印度一開始就傾向俄方。印度還加大了從俄羅斯進口物美價廉能源的步伐,賺得盆滿缽滿。
但在這次G20外長會上,印度突然反水,跟著美西方反對俄羅斯。有分析認為,一種是印度本身的原因,它有自己的利益,甚至看到局勢對自己有利,大國膨脹心理就會再次作怪。另一種原因,美國進一步向印度施壓或者賄賂所致。
在G20外長會前,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提前到印度,與印度總理莫迪和外長見面,想必向印度施壓或者承諾給印度好處,拉印度與美國站在一起。印度迫于壓力,為了不得罪美國,不得已而為之。
但是,我個人認為,這次印度反水俄羅斯,必須給日本首相岸田做出的努力記上一筆。
去年3月19日,岸田訪問印度,并與莫迪舉行會談。表面上是為了共同出席印度-日本年度峰會,其實此行主要任務是當說客,勸說莫迪改變對俄的立場,站到美西方這一邊。日本跟隨美國對俄強硬制裁,印度繼續(xù)與俄保持密切關系。
日印在對俄立場上存在嚴重分歧,岸田自掏腰包,專程訪問印度,主動替美國當說客。除了好言相勸之外,還給印度5億日元的經濟援助,以增加敦促莫迪總理回心轉意的力度。
雖然,莫迪沒有當場決定棄俄從美,但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此次印度反水,與岸田之前做的工作不無關系,即使在美國人眼里,印度反水也會給岸田首相“記上一功”。
訪問基輔遞刀拱火
前些天,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突然從印度飛抵波蘭,然后從波蘭乘坐火車,前往烏克蘭首都基輔。至此,“七國集團”所有國家領導人全部到訪烏克蘭,展示了G7對于烏克蘭的立場和行動的一致性。
岸田首相到訪基輔,許諾日本將通過北約基金,向烏克蘭提供3000萬美元援助,包括非致命性裝備的購置。之前,日本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無人機系統(tǒng),還有防彈背心和頭盔等裝備。
需要指出來的是,日本是G7唯一沒有提供致命性武器的國家,為此,烏克蘭在感謝國家中開始沒有提及,引發(fā)日本不滿。
在岸田文雄和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會晤之后,雙方發(fā)表了聯(lián)合聲明,其中還提及了臺海問題。通過聲明可以看出,烏克蘭一改之前對于中國保持謹慎的立場。
事實上,中國是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唯一在俄烏沖突中保持中立的國家。因此,在調停俄烏沖突中,中國是唯一具備實力的不二人選,如果烏克蘭和中國發(fā)生重大利益沖突,必將出現被動的局面。
美國不許俄烏沖突停止,中國已提出和談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呼吁。關鍵時刻,日本卻扮演遞刀拱火的不光彩角色,還拉著烏克蘭打“臺灣牌”,從而破壞烏克蘭和中國的關系,最終沖擊和談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方案。
如果這也算岸田首相外交活動的成果,那么,岸田突訪基輔,就是射向維護世界和平的一支“毒箭”。
國際協(xié)作與日俱增
去年11月4日,日本防衛(wèi)大臣浜田靖一表示,日本已經正式加入“北約網絡防御中心”。
該中心成立于2008年,在網絡防御訓練、戰(zhàn)略研究等領域具有實力,其主要任務是,為北約及該組織成員國提供技術、戰(zhàn)略、行動和法律領域的網絡防御專業(yè)支持。一旦北約成員國遭受網絡襲擊,其他國家將給予政治、經濟、技術乃至軍事領域的支持。
作為一個國際軍事組織,北約多次舉行實戰(zhàn)化網絡攻防演習,演練用網絡攻擊他國的關鍵性基礎設施。日本正式加入其中,預示著在不久將來加入北約,將禍水引入東亞。
2022年5月2日,泰國總理巴育在總理府會見到訪的岸田文雄,并簽署了兩國“防衛(wèi)裝備品暨技術轉移協(xié)定”。
之前,日本已經與印度、澳大利亞、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美國、英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簽訂了類似協(xié)定,泰國是第12個國家,作為岸田首相此次訪問泰國的一項成果。
2022年12月9日,日本、英國和意大利發(fā)表聯(lián)合聲明,稱將共同研發(fā)下一代戰(zhàn)機,并爭取在2035年之前投入使用。之前,日本自主研發(fā)的“心神”戰(zhàn)機,最終在美國的干擾下不了了之,此次沒有美國參與下,第六代戰(zhàn)機的研發(fā)最終命運如何,不得而知。
岸田就任首相一年多來,外交活動十分頻繁,并取得諸多“成果”。但是,仔細觀察不難看出,其取得的“成果”都帶著“火藥味”和“血腥氣”。
無論是日澳英的《互惠準入協(xié)定》,還是日本與泰國簽訂的《防衛(wèi)裝備品暨技術轉移協(xié)定》,都與日本擴軍備戰(zhàn)關系密切。即使岸田首相到訪烏克蘭,也不忘記遞刀子和拱火,秉承美國的意志,充當攪屎棍的角色,有意挑撥中國與烏克蘭關系,以及破壞以和談方式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方案。
從岸田身上,完全看不出“宏池會”傳統(tǒng)的鴿派以及主張和平主義的風格,卻暴露出一副赤裸裸的軍國主義復辟的嘴臉。
這里我們要奉勸日本,必須冷靜頭腦,認清形勢,懸崖勒馬。此外,提醒岸田首相,必須接受緊跟美國制裁俄羅斯,結果遭到反制吃大虧的慘痛教訓。
美西方本來要將俄羅斯踢出SWIFT,在經濟上將其置于死地,未曾料想一腳踢到了“鐵板”,非但沒有把俄羅斯經濟整垮,反而動搖了美元霸權地位,引發(fā)美國通脹。
此后,美聯(lián)署又盲目連續(xù)加息,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出現多家銀行倒閉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美國金融市場體系處于崩潰的危險之中。
如果美國整個金融體系癱瘓,有可能引發(fā)世界金融體系的崩潰。日本已經受到牽連,一度美元與日元的匯率降至1比150,政府不得不出手干預。
受到美國通貨膨脹的影響,日本金融業(yè)出現危機現象,加上日俄關系惡化,糧食、能源進出口貿易不正常,致使物價上漲,失業(yè)率上升,使經濟雪上加霜。
岸田首相自己承認,2024年至2027年日本經濟下滑已成定局。在如此情況下,岸田依然熱衷于上述所謂的外交活動,越是得心應手,成果越豐碩,給日本經濟和社會將帶來更多的麻煩和困難。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llyd/ls/2023-03-28/80943.html-紅色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