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發(fā)國難財”方面,共存遠比清零高效!
一面是某外省宣布社會面清零繼而全面解封;一面是他省報告的外省外溢陽性仍舊此起彼伏、某外省全面解封次日就疑似小規(guī)模反彈——這清零,靠得住嗎?
先是咬定絕不封,然后就是毫無準備地突然“靜態(tài)”,而且是拉稀一樣的兩三個月,繼而又一步到位全面放開,市民狂歡、小區(qū)聚餐,這是要整哪樣?
自己“清零”做的拉跨——核酸檢測靠不住、保供問題頻頻出……抓了幾只小蝦米,大魚一條沒逮住,反過來賬全算到“清零”頭上,于是,“火”被徹底勾了起來:
“你們”只是淅淅瀝瀝、三三兩兩地“一周靜態(tài)”,“我們”損失的可是“整個春天”;
“你們”死的只是不到六百個老人和基礎病人,“我們”都快餓死了;
“新冠之外就沒有其他疾病了嗎?”
“我也得了怎么沒死?連小號流感都算不上,專家說了,‘炎癥反應弱于流感’”;
“美國死了一百萬?假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否認發(fā)布過美國死亡數據”;
“防疫影響經濟,不能一直防疫”;
“不能刻舟求劍”;
“run越南”……
美國華盛頓敲鐘1000下,他們不管;
越南自今年1月以來,已經因感染死亡一萬多人,他們不管;
總人口少于上海的臺灣,現在穩(wěn)定地每日死一百多,他們不管;
倒是他們一再鄙視的朝鮮,反倒成了他們吹捧的對象,發(fā)熱是不是就是感染,他們也不管;
兩年前大肆制造恐慌氣氛、宣揚失敗主義的是他們,今天一副“無所畏懼”的依然是他們;
……
“人心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從這個角度講,“共存派”已經贏了。
現在流行一個說法,“核酸檢測大發(fā)國難財”,矛頭普遍對準了核酸檢測手段本身。
把核酸檢測外包給私人資本企業(yè),錢花了卻樣本造假、拿到假陰陽,當然是發(fā)國難財;
偷懶不去著力防“輸入”,在沒有病毒流行的地方搞大規(guī)模常態(tài)化核酸,還讓老百姓自己買單,當然也是發(fā)國難財……
但是,如果還打算“動態(tài)清零”,還打算保護老人和基礎病人的話,能徹底廢掉核酸篩查嗎?
某些核酸檢測企業(yè)和搞權錢交易的官員“發(fā)國難財”這個不假,但要說這就算“大發(fā)國難財”,那格局未免太小了點兒。
且不說讓老百姓自費常態(tài)化核酸被全網痛罵還沒成為全國通行的做法,即便成了,混采價格已經被降到每人次3.5元,撐死也就千億(人民幣)級的市場,這能叫“大發(fā)”?
給你們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大發(fā)國難財:
2022年5月23日,《財富》發(fā)布2022年美國500強排行榜;上榜門檻從去年的53.7億美元上升為63.9億美元——窮人或是病或是死,或是缺勤或是失業(yè),影響富人發(fā)財嗎?
得益于2021年歐美奉行的取消防控政策,老百姓幾乎挨個感染一邊,很多人還反復感染。死的不算,沒死的總得治吧?總得一針一針地接茬兒打疫苗吧?
于是:
Modena靠著疫苗和口服藥,營收上漲22倍,首次上榜美國財富500強;
推出“人民的希望”的吉利德凈利潤漲了近50倍;
就連本來就家大業(yè)大的輝瑞,也憑借新冠藥物和疫苗營收翻倍,排名上漲34位;
前五大巨頭除了輝瑞,強生、艾伯維、默克、百時美施貴寶憑借抗體藥物、檢測試劑或疫苗等營收,也繼續(xù)保持強勁的上漲勢頭。
當中國的滅活疫苗被政府壓到每劑20元(人民幣)的價格時,早已賺的盆滿缽滿的美國mRNA疫苗繼續(xù)維持在20美元以上的采購價,并以更高的價格銷往亞非拉;
筆者印象中,特朗普數次撥出公帑資助藥企巨頭研發(fā)疫苗,最多的一次大約80億美元,臨到頭美國政府還在大筆地花“納稅人的錢”向輝瑞、Modena采購;研發(fā)要花錢這個我們不否認,但賺了這么多早就回本了吧,為何價格依舊堅挺?
與核酸“發(fā)國難財”的千億(人民幣)級市場比起來,這可是萬億(美元)級的超級大市場!
而且與合理的核酸檢測只需要在病毒出現時局部進行不同的是,這個超級大市場才是真正“常態(tài)化”的。
只要共存了,會死老人和基礎病人的事先放一邊,只要病毒變異不停止,只要大流行不被阻斷,市場需求就永不枯竭:接下來還有第四針、第五針、第六針,以及針對變異毒株的第N針;默克口服藥一個療程成本17美元,美國政府卻花712美元采購,輝瑞緊跟其后,推出了530美元一個療程的新藥,而且已經被以2300元的價格引入中國……
什么叫“大發(fā)國難財”?這才真正能被稱之為“大”。這才是“共存派”拼命鼓吹“共存”、故意做砸“清零”、鼓吹需要“更好的疫苗和口服藥”的真正動機。
那些借助“清零”,靠核酸和疫苗“發(fā)國難財”以及囤積居奇、高價倒賣物資的家伙當然應該被揭露、被批判;但與共存派背后的跨國醫(yī)藥資本巨頭比起來,他們“發(fā)國難財”的本事就顯得太低能、太低效了。
關于這些話題,筆者已經很疲憊,今后也不打算多談了,只想提醒大家:
新冠之外的確還有其他病,比病毒流行更恐怖、危害性更大的乃是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病毒;
隨著未來病毒變異的走向以及經濟危機的反向壓力傳導,無論是理性地選擇繼續(xù)“動態(tài)清零”抑或是“逐步放開”,對底層勞動人民傷害最小的模式,永遠離不開群眾的主導與參與、離不開真正的公有制,否則選擇任何一種模式對底層來講,都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站紅色文化網,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llyd/aq/2022-06-02/75726.html-紅色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