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界定李嘉誠?
最近一直很疲憊,這篇就簡單寫寫吧。
在五四青年節(jié)時,沒想到掀起了一股為無良資本唱贊歌的逆流。
觀點很有蠱惑性,認為批判李嘉誠是在破壞中國的營商環(huán)境,讓民營企業(yè)家們不寒而栗,基本上和原來某主編說的「人人自?!故且粋€意思,而且認為:
如果李嘉誠有罪,請按法律嚴辦他,如果他無罪,請嚴懲這樣刻意制造對立,激化矛盾,破壞社會信任的輿論。
其實李嘉誠早就說過了:不要用空洞的道德價值對我進行評判。
言外之意,就是能審判我的,只有法律,我對道德是免疫的。
那么,李嘉誠有沒有罪?有沒有觸犯法律?
我不是法律專業(yè)人士,但根據(jù)目前的信息,大致可以推斷到現(xiàn)在為止,李嘉誠應該沒有觸犯法律,更沒有犯罪行為。
所以,不存在「按法律嚴辦他」。
其實,李嘉誠這樣供養(yǎng)著大量專業(yè)頂級律師團隊的富豪,比任何一個普通人都更加清楚法律的界限,他能游刃有余的行走在法律的邊沿,并善于抓住任何政策的漏洞。
他比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更懂游戲的規(guī)則和尺度,不僅不會犯法,甚至違規(guī)的概率都極小。
還可以說,作為普通人,我「一個不小心」,違規(guī)或者犯法的幾率,遠遠比李嘉誠要高得多。
低級錯誤或者「犯罪行為」,絕對不會在李嘉誠身上出現(xiàn),所以,為無良資本辯護的人言之鑿鑿:
你有本事就去告他,他沒有犯罪,你憑什么去罵他?
這樣的言論屬于嚴重的誤導,是將「有罪」或「無罪」作為評判一個人的重要標準或唯一標準。
法律只是約束人行為能力的一種規(guī)范,在很多時候,律法只能保障人「道德」的下限,一個人不殺人,不放火,并不能代表他是一個好人,也并不代表他的行為不能被指責。
事實上,一個號稱遵紀守法的人,他也有可能是一個人渣。
譬如某渣男某天同時和8個女人結婚,只要他不領結婚證,中間沒有經(jīng)濟詐騙等行為,至少儀式的當天他不構成犯罪,警察總不能因為他「欺騙感情」為由逮捕他吧。
法律可能拿他沒辦法,但是輿論上必然要接受批判,否則,這個世界的道德水平將不斷下降,就只能降到一個「最下限」……
法律并不完美,需要不斷的完善。
法律也并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往往無法約束所有的道德與行為。
現(xiàn)在,輿論上很多人譴責李嘉誠,并不是因為他犯了罪。
李嘉誠做的惡太多,在內地眾所周知的是囤地捂盤,拿到了大量的優(yōu)質地產,各種拖延不開發(fā),利用金融杠桿炒地皮謀取暴利,嚴重阻礙了區(qū)域發(fā)展。
他賺得盆滿缽滿,當?shù)亓粝乱坏仉u毛。
1993年,李嘉誠拿到北京某地產項目,拖到2018年才開發(fā)完畢,整個項目耗時25年,幾乎啥都沒干,價值上漲20倍以上;
2004年,李嘉誠以32億低價買下上海陸家嘴黃金低端,說好了盡快開發(fā),捂盤10多年之后,以200億的暴利賣出;
2008年在重慶南岸20億拿地,拖了10年沒有任何開發(fā),到2018年以200億的價格進行兜售……
以上案例比比皆是,包括北京、上海、廣州、重慶、惠州、東莞、中山等,李嘉誠的長實集團及和記黃埔在內地開發(fā)的項目,極具代表性的十多個樓盤,開發(fā)時間全都超過10年。
在過去的30年,李嘉誠在內地開發(fā)了近30個房產項目,僅僅有1/3完工,且即使是完工的項目,也是嚴重拖延。
其中,囤地捂盤最長的廣州黃埔御湖名邸,25年過去了,項目還沒開發(fā)銷售完。
為什么李嘉誠能夠如此肆無忌憚?
國家是明確禁止囤地捂盤的,2010年,國土資源部發(fā)布的文件提到,嚴格執(zhí)行每宗地開發(fā)建設時間原則上不超過三年的規(guī)定。嚴格合同管理,防止產生新的閑置土地,防范開發(fā)企業(yè)圈占土地。
2012年國土資源部出臺規(guī)定:未動工開發(fā)滿一年的,按照土地出讓或者劃撥價款的20%征繳土地閑置費。未動工開發(fā)滿兩年的,無償收回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
在這樣的前提下,那李嘉誠有沒有違規(guī)?
很可惜,并沒有。
我說過了,李嘉誠有著龐大而實力雄厚的法律團隊,他永遠都能找到合同中的漏洞,永遠都能找出文件中的破綻。
他不是不開發(fā),他只開發(fā)一點點,他不是不動工,他就動工一點點……
李嘉誠說我從來沒有囤地賣。
是嗎?
他有一千種辦法去鉆漏洞,讓你抓不到把柄,比如說龜速開發(fā),派幾臺挖掘機沒事挖一挖,這也算是開工,我把空地變成熟地,這不算是囤地了。
或者把樓就挖個地基,趁著房價大漲,把項目整體出售,這些都是規(guī)避囤地的辦法。
或者他找到各種不可抗力,或者把責任推到政府身上……
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曾說:其他開發(fā)商開發(fā)一個項目要四五年時間,而和記黃埔開發(fā)一個項目卻要花8年甚至10年時間,這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囤地。如果是某一個特定的項目,背后可以有什么復雜的原因,但是現(xiàn)在它普遍這么做,這就是它的一種商業(yè)模式。
很多人說是國家的政策不完善,是這樣嗎?
我明確告訴你,只要你一門心思的、挖空心思的找規(guī)則的漏洞,你永遠都能找出來。任何規(guī)則都不可能做到完美無缺。
就如同某法律大V說的:我如果要做人渣,我比任何人都有實力,因為我比任何人都懂規(guī)則。
但為什么他沒有去做人渣呢?因為還有道德的約束,還有輿論的批判。
或者說他要臉……
可李嘉誠說了,他對道德免疫。
只要有李嘉誠這樣的人在,國家的所有政策和制度,永遠都防不勝防,他永遠能摳出你某個字眼的問題,或某個文書的瑕疵……
李嘉誠囤地捂盤掙到了幾千億的暴利,對國家的發(fā)展,人民的福祉沒有起到一丁點作用,薅了羊毛賺了錢就轉移資產去了英國……
這樣的行為,該不該罵?
中國經(jīng)歷了高速發(fā)展的40多年,各種政策出臺的速度非???,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沒有辦法去保證所有的政策和法規(guī)都是完美無缺的。
規(guī)則是約束不了小人的,只能去約束君子。
換言之你如果要和詐騙犯做生意,他如果一門心思的要騙你的錢,而你認為他是一個守信商人的前提下,你總有一天要上他的當。
只要他有足夠的法律專業(yè)知識,他總能找到機會,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布局,他大概率會讓你上當。
你不可能每天去字斟句酌的看合同,你不可能每天大費周章的去考慮他會怎樣的給你挖坑……
因為你是做事業(yè)的,不是專業(yè)防賊的……
而我們之所以不用去防賊一樣的去防所有的合作伙伴,是因為99%的企業(yè)家都要商業(yè)信譽和口碑,都希望在中國好好的長久發(fā)展。
說白了就是正常人都是要臉的……
但是李嘉誠是剩下的1%,從來不需要這些東西,人家可以直接跑路去英國,或者去越南,啥信譽口碑對他一錢不值。
這樣的資本,從來不需要祖國!
所以,最后成都直接下發(fā)文件:關于禁止和記黃埔地產(成都)有限公司融資、貸款和重大資產重組的函。
就是你太牛逼了,我和你玩不起。
和別的商人做生意,大家好歹想雙贏,想做長久生意,只是誰可能贏得多一點而已。
但是李嘉誠不,極度損人利己,專業(yè)挖墻腳。
這是人家的商業(yè)模式……
這已經(jīng)不是做生意了,純粹是玩心眼。
李嘉誠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他敏銳的洞察力,去發(fā)現(xiàn)政策中的漏洞,然后利用漏洞去賺暴利!
他有沒有犯法?沒有。
但如果對這樣的無良資本,媒體如果不敢批評,不敢指責,認為「沒有觸發(fā)法律」就應該進行保護,就應該進行支持,那么以后中國將會怎樣?
就是再也沒有人老老實實去做實業(yè),去搞科研了,更不會想著去為國家社會做貢獻,最終劣幣驅逐良幣,所有人都去學李嘉誠。
國家任何一項政策出來,馬上所有的無良商人會一擁而上,不去想著怎么搞事業(yè),而去研究政策而中的漏洞和破綻。
你放心,在大量專業(yè)的律師團隊之下,只要他們花時間去找,肯定能找到漏洞。
最后的結果,就是國家所有的政策原計劃是利國利民,結果僅僅成為了無良資本掙錢的工具。
在法律之上,還有道德。
不犯罪的人,并不代表不是一個人渣。
為李嘉誠這樣的人開脫或者唱贊歌,只會導致一個結果,就是讓中國的民營企業(yè)家們有樣學樣,不去發(fā)展科技,不去發(fā)展實業(yè),更不會去承擔社會的責任,一門心思的去空手套白狼,賺了錢就跑路,笑貧不笑娼……
就是鼓勵所有人去學著不要臉。
在倡導共同富裕的今天,是絕對不能被允許的!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wǎng)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紅色文化網(wǎng),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llyd/zz/2022-05-10/75334.html-紅色文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