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論中國共產(chǎn)黨和共產(chǎn)黨員——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8周年
毛澤東論中國共產(chǎn)黨和共產(chǎn)黨員
——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8周年
去偽求真
一、毛澤東論中國共產(chǎn)黨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中國過去一切革命斗爭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為不能團結真正的朋友,以攻擊真正的敵人。革命黨是群眾的向導,在革命中未有革命黨領錯了路而革命不失敗的。我們的革命要有不領錯路的把握,不可不團結我們真正的朋友,以攻擊我們的敵人。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年11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1頁。
革命的集體組織中的自由主義是十分有害的。它是一種腐蝕劑,使團結渙散,關系松懈,工作消極,意見分歧。它使革命隊伍失掉嚴密的組織和紀律,政策不能貫徹到底,黨的組織和黨所領導的群眾發(fā)生隔離。這是一種嚴重的惡劣傾向。
——《反對自由主義》(1937年9月7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359頁。
指導一個偉大的革命運動的政黨,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于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21頁。
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整個中國革命運動,是包括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在內的全部革命運動;這是兩個性質不同的革命過程,只有完成了前一個革命過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個革命過程。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而一切共產(chǎn)主義者的最后目的,則是在于力爭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chǎn)主義社會的最后的完成。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chǎn)黨》(1939年12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646頁。
這種態(tài)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態(tài)度。“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中國共產(chǎn)黨人所以要找這根“矢”,就是為了要射中國革命和東方革命這個“的”的。這種態(tài)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lián)系,即規(guī)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從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guī)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lián)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
——《改造我們的學習》(1941年5月19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759頁。
共產(chǎn)黨是為民族、為人民謀利益的政黨,它本身決無私利可圖。它應該受到人民的監(jiān)督,而決不應該違背人民的意旨。它的黨員應該站在民眾之中,而決不應該站在民眾之上。
——《在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的演說》(1941年11月6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809頁。
共產(chǎn)黨是真心實意想把國事辦好的,但是我們的毛病還很多,我們不怕說出我們的毛病,我們一定要改掉我們的毛病。我們要加強黨內教育改掉這些毛病,我們還要經(jīng)過和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改掉這些毛病。這樣的內外夾攻,才能把我們的毛病治好,才真正的把國事辦好起來。
——《在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的演說》(1941年11月6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10頁。
中國共產(chǎn)黨人只有在他們善于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善于用列寧斯大林關于中國革命的學說,進一步地從中國的歷史實際和革命實際的認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國需要的理論性的創(chuàng)造,才叫理論和實際相聯(lián)系。
——《整頓黨的作風》(1942年2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22頁。
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tǒng)的意見)集中起來(經(jīng)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tǒng)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以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1943年6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899頁。
要聯(lián)系群眾,就是要按照群眾的需要和自愿。一切為群眾的工作都要從群眾的需要出發(fā)。而不是從自己的良好愿望出發(fā)。有許多時候,群眾在客觀上有了某種改革的需要,但在主觀上還沒有這種覺悟,還不愿意進行改革。我們就要進行耐心的等待。直到經(jīng)過我們的工作,群眾的多數(shù)有了覺悟,有了決心,自愿實行這種改革,才去實行這種改革。否則就會脫離群眾。
——《文化工作中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1944年10月30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12頁
我們共產(chǎn)黨人從來不隱瞞自己的政治主張。我們的將來綱領或最高綱領,是要將中國推進到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chǎn)主義社會去的,這是確定的和毫無疑義的。我們的黨的名稱和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的宇宙觀,明確地指明了這個將來的、無限光明的、無限美妙的最高理想。
——《論聯(lián)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59頁。
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中國人民中產(chǎn)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
——《論聯(lián)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94頁。
我們共產(chǎn)黨人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的標志,就是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lián)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fā);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
——《論聯(lián)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95頁。
許多時候,廣大群眾跑到我們的前頭去了,迫切的需要前進一步了,我們的同志不能做群眾的領導者,卻反映了一部分落后分子的意見,并且將這些落后分子的意見誤認為廣大群眾的意見,做了落后分子的尾巴。總之,應該使每一個同志明了,共產(chǎn)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
——《論聯(lián)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96頁。
中國共產(chǎn)黨依據(j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清醒地估計了國際和國內的形勢,知道一切內外反動派的進攻,不但是必須打敗的,而且是能夠打敗的。當著天空中出現(xiàn)烏云的時候,我們就指出:這不過是暫時的現(xiàn)象,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即在前頭。
——《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1947年12月25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245頁。
政策是革命政黨一切實際行動的出發(fā)點,并且表現(xiàn)于行動的過程和歸宿。一個革命政黨的任何行動都是實行政策。不是實行正確的政策,就是實行錯誤的政策;不是自覺地,就是盲目地實行某種政策。所謂經(jīng)驗,就是實行政策的過程和歸宿。政策必須在人民實踐中,也就是經(jīng)驗中,才能證明其正確與否,才能確定其正確和錯誤的程度。但是,人們的實踐,特別是革命政黨和革命群眾的實踐,沒有不同這種或那種政策相聯(lián)系的。因此,在每一行動之前,必須向黨員和群眾講明我們按情況規(guī)定的政策。否則,黨員和群眾就會脫離我們政策的領導而盲目行動,執(zhí)行錯誤的政策。
——《關于工商業(yè)政策》(1948年2月27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284頁。
我黨規(guī)定了中國革命的總路線和總政策,又規(guī)定了各項具體的工作路線和各項具體的政策。但是,許多同志往往記住了我黨的具體的個別的工作路線和政策,忘記了我黨的總路線和總政策。而如果真正忘記了我黨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我們就將是一個盲目的不完全的不清醒的革命者,在我們執(zhí)行具體工作路線和具體政策的時候,就會迷失方向,就會左右搖擺,就會貽誤我們的工作。
——《在晉綏干部會議上的講話》(1948年4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314頁。
因為勝利,黨內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因為勝利,人民感謝我們,資產(chǎn)階級也會出來捧場。敵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們的,這點已經(jīng)得到證明了。資產(chǎn)階級的捧場則可能征服我們隊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chǎn)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jīng)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我們必須預防這種情況。
——《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1949年3月5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440頁。
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xiàn)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我們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我們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yōu)良作風。我們能夠學會我們原來不懂的東西。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中國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國主義者討乞也能活下去,而且還將活得比帝國主義國家要好些。
——《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1949年3月5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440頁。
禁止給黨的領導者祝壽,禁止用黨的領導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業(yè)的名字,保持艱苦奮斗作風,制止歌功頌德現(xiàn)象。
——《黨委會的工作方法》(1949年3月13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443頁。
領導我們事業(yè)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chǎn)黨。
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為建設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1954年9月15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133頁。
我們的黨是一個偉大的黨,光榮的黨,正確的黨,這是必須肯定的。但是我們還有缺點,這一點也應該肯定。不應該肯定我們的一切,只應該肯定我們正確的東西。同時,也不應該否定我們的一切,只應該否定錯誤的東西。
——《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57年3月12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410頁。
要使幾億人中的中國人生活得好,要把我們這個經(jīng)濟落后、文化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為富裕的、強盛的、具有高度文化的國家,這是一個很艱巨的任務。我們所以要整風,現(xiàn)在要整風,將來還要整風,要不斷把我們身上的錯誤東西整掉,就是為了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擔負起這項任務,更好地同黨外的一切立志改革的志士仁人共同工作。
——《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57年3月12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410頁。
革命的政黨,革命的人民,總是要反復地經(jīng)受正反兩方面的教育,經(jīng)過比較和對照,才能夠鍛煉得成熟起來,才有贏得勝利的保證。輕視反面教員的作用,就不是一個徹底的唯物主義者。
——《沿著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辟的道路前進》,1967年11月6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文章。
二、毛澤東論共產(chǎn)黨員
共產(chǎn)黨員應該作到最有遠見,最富于犧牲精神,最堅定,而又最能虛心體會情況,依靠群眾的多數(shù),得到群眾的擁護。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抗日時期的任務》(1937年5月3日),《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54頁。
我們主張積極的思想斗爭,因為它是達到黨內團結和革命團體內的團結使之有利于斗爭的武器。每個共產(chǎn)黨員和革命分子,應該拿起這個武器。
但是自由主義取消思想斗爭,主張無原則的和平,結果是腐朽庸俗的作風發(fā)生。使黨的革命團體的某些組織和某些個人在政治上腐化起來。
——《反對自由主義》(1937年9月7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361頁。
一個共產(chǎn)黨員,應該是襟懷坦白,忠實,積極,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以個人利益服從革命利益;無論何時何地,堅持正確的原則,同一切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作不疲倦的斗爭,用以鞏固黨的集體生活,鞏固黨和群眾的聯(lián)系;關心黨和群眾比關心個人為重,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這樣才算得一個共產(chǎn)黨員。
——《反對自由主義》(1937年9月7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362頁。
共產(chǎn)黨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于民族的和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極怠工,貪污腐化,風頭主義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無私,積極努力,克已奉公,埋頭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10頁。
共產(chǎn)黨員的先鋒作用和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共產(chǎn)黨員在八路軍和新四軍中,應該成為英勇作戰(zhàn)的模范,執(zhí)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紀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內部團結統(tǒng)一的模范。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10頁。
共產(chǎn)黨員應是實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遠見卓識的模范。因為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完成確定的任務;只有遠見卓識,才能不失前進的方向。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10頁。
共產(chǎn)黨員在政府工作中,應該是十分廉潔、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報酬的模范。共產(chǎn)黨員在民眾運動中,應該是民眾的朋友,而不是民眾的上司,是誨人不倦的教師,而不是官僚主義的政客。共產(chǎn)黨員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以個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應以個人利益服從于民族的和人民群眾的利益。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10頁。
共產(chǎn)黨員決不可脫離群眾的多數(shù),置多數(shù)人的情況于不顧,而率領少數(shù)先進隊伍單獨冒進;必須注意組織先進分子和廣大群眾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這就是照顧多數(shù)的觀點。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1938年10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514頁。
不少的人對工作不負責任,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挑輕的。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別人打算。出了一點力就覺得了不起,喜歡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對同志對人民不是滿腔熱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這種人其實不是共產(chǎn)黨員,至少不能算一個純粹的共產(chǎn)黨員。
——《紀念白求恩》(1939年12月21日),《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660頁。
粗枝大葉、自以為是的主觀主義作風,就是黨性不純的第一個表現(xiàn);而實事求是,理論與實際密切聯(lián)系,則是一個黨性堅強的黨員的起碼態(tài)度。
——《中共中央關于調查研究的決定》(1941年8月1日),《毛澤東文集》第二卷第361頁。
共產(chǎn)黨員決不可自以為是,盛氣凌人,以為自己是什么都好,別人是什么都不好;決不可把自己關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稱王稱霸。
——《在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的演說》(1941年11月21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11頁。
共產(chǎn)黨員必須傾聽黨外人士的意見,給別人以說話的機會。別人說得對的,我們應該歡迎,并要跟別人的長處學習;別人說得不對,也應該讓別人說完,然后慢慢加以解釋。
——《在陜甘寧邊區(qū)參議會的演說》(1941年11月21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11頁。
共產(chǎn)黨員對任何事情都要問一個為什么,都要經(jīng)過自己頭腦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實際,是否真有道理,絕對不應盲從,絕對不應提倡奴隸主義。
——《整頓黨的作風》(1942年2月1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29頁。
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思想上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這種思想上沒有入黨的人,頭腦里還裝著許多剝削階級的臟東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無產(chǎn)階級思想,什么是共產(chǎn)主義,什么是黨。他們想:什么無產(chǎn)階級思想,還不是那一套?他們哪里知道要得到這一套并不容易,有些人就是一輩子也沒有共產(chǎn)黨員的氣味,只有離開黨完事。因此我們的黨,我們的隊伍,雖然其中的大部分是純潔的,但是為要領導革命運動更好地發(fā)展,更快地完成,就必須從思想上組織上認真地整頓一番。而為要從組織上整頓,首先需要在思想上整頓,需要展開一個無產(chǎn)階級對非無產(chǎn)階級的思想斗爭。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875頁。
我們共產(chǎn)黨員,無論在什么問題上,一定要能夠同群眾相結合。如果我們的黨員,一生一世坐在房子里不出去,不經(jīng)風雨,不見世面,這種黨員,對于中國人民究竟有什么好處沒有呢?一點好處也沒有的,我們不需要這樣的人做黨員。我們共產(chǎn)黨員應該經(jīng)風雨,見世面;這個風雨,就是群眾斗爭的大風雨,這個世面,就是群眾斗爭的大世面。
——《組織起來》(1943年11月29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936頁。
國民黨就是只會向老百姓要東西,而不給老百姓任何一點東西的。如果我們的共產(chǎn)黨員也是這樣,那么,這種工作作風就是國民黨作風,這種共產(chǎn)黨員的臉上就堆上了一層官僚主義的灰塵。
——《組織起來》(1943年11月29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932頁。
共產(chǎn)黨人必須隨時準備堅持真理,因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產(chǎn)黨人必須隨時準備修正錯誤,因為任何錯誤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
——《論聯(lián)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96頁。
應該使每個同志明了,共產(chǎn)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
——《論聯(lián)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第1097頁。
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那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那些地方的工作是很艱苦的。艱苦的工作就像擔子,擺在我們的面前,看我們敢不敢承擔。擔子有輕有重。有的人拈輕怕重,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揀輕的挑。這就不是好的態(tài)度。有的同志不是這樣,享受讓給人家,擔子揀重的挑,吃苦在別人前頭,享受在別人后頭。這樣的同志就是好同志。這種共產(chǎn)主義者的精神,我們都要學習。
——《關于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7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161頁。
我們共產(chǎn)黨人好比種子,人民好比土地。我們到了一個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結合起來,在人民中間生根、開花。
——《關于重慶談判》(1945年10月17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第1161頁。
特別注意的是,一些號稱學得了馬克思主義的共產(chǎn)黨員。他們學得了社會發(fā)展史——歷史唯物論,但是一遇到具體的歷史事件,具體的歷史人物(如象武訓),具體的反歷史的思想,就喪失了批判的能力,有些人甚至向這種反動思想投降。資產(chǎn)階級的反動思想侵入了戰(zhàn)斗的共產(chǎn)黨,這難道不是事實嗎?一些共產(chǎn)黨員自稱已經(jīng)學得的馬克思主義,究竟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1951年5月25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47頁。
總而言之,黨內有這樣的高級干部,他們過不了社會主義這一關,是動搖的。這類事情結束了沒有呢?沒有。是不是十年以后這些人就堅定起來,真正相信社會主義呢?那也不一定。十年以后,遇到什么問題,他們還可能說,我早就料到了的。
——《在省巿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1957年1月),《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第335頁。
有些人讀了一些馬克思主義的書,自以為有學問了,但是并沒有讀進去,并沒有在頭腦里生根,不會應用,階級感情還是舊的。還有一些人很驕傲,讀了幾句書,自以為了不起,尾巴翹到天上去了,可是一遇風浪,他們的立場,比起工人和大多數(shù)勞動農(nóng)民來,就顯得大不相同。前者動搖,后者堅定,前者曖昧,后者明朗。
——《在中國共產(chǎn)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57年3月12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頁。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wǎng)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紅色文化網(wǎng),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llyd/ls/2019-07-01/57398.html-紅色文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