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yè)“以技術(shù)搶市場”的陰謀破產(chǎn)了,德國人急了!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合資車廠的踩踏,讓自視甚高的德國人這次有點急眼了。原本親善的舒爾茨,翻臉放風,舉起了“制裁大旗”
達則市場經(jīng)濟,窮則毫無底線。市場競爭玩不過的德國人,能不惦記著,靠著海關(guān)和貿(mào)易制裁,把中國人擋在國際貿(mào)易大門之外,來保護自己所剩不多的市場和利潤嗎?
舒爾茨大變臉
舒爾茨翻臉了。
就在四個月之前,舒爾茨還是一臉笑瞇瞇。去年11月,舒爾茨帶著德國商界的半壁江山,恭敬無比的來到北京訪問。恭順的程度讓整個西方驚掉下巴,英美甚至說,舒爾茨這次去北京,是“朝貢之旅”。
舒爾茨隨行的12名CEO,代表了德國經(jīng)濟的最強陣容,其重視程度當世罕有。
你見過遵守進京“三天三檢”的歐洲強國元首嗎?飛之前,先測兩遍核酸,飛機到了北京,所有人先不下飛機,由防疫人員對機上所有人進行核酸檢測采樣。然后所有人轉(zhuǎn)移到釣魚臺等待核酸結(jié)果。待所有結(jié)果出來之后,才來到大會堂開始會晤。舒爾茨從柏林坐了十幾個小時的飛機來到北京,測完核酸才準進門,為了滿足防疫的要求,竟然都沒有在北京過夜,談完事情當天就回了柏林,為了兩個小時的會談,德國總理帶著12個最大企業(yè)的老板,來回折騰三十多個小時,這“恭順”程度史無前例,眼酸的美國人直接開罵,舒爾茨這次是“朝貢之旅”
還是外媒厲害,竟然能抓拍到舒爾茨腦門上正好被投影儀投上中國一詞,這次“朝貢式拜訪”讓不少不看好中國的人破了大防
然而短短四個月之后,恭順的德國人就換了一副臉孔。
原本總是在歐盟中替咱們說話的德國,最近成為西方高喊制裁聲音最大的那個。朔爾茨領(lǐng)導的社會民主黨首當其沖,呼吁德國“更加獨立”于中國,開辟替代市場并尋找其他合作伙伴進行原材料貿(mào)易。并從放棄俄羅斯能源部門的經(jīng)驗中吸取教訓,照貓畫虎,舉起了“脫鉤大旗”。德國甚至資助相關(guān)部門做出了“脫鉤只會影響德國GDP 1%,年損失額僅360億”的荒謬結(jié)論,給脫鉤壯膽。
之后德國人更是在歐洲首先借著俄烏的由頭,配合美國鼓噪全面制裁,甚至已經(jīng)跟美國開始密商起草將對俄制裁全面復制到東亞的方案。
舒爾茨3月初突然訪美,沒有提前通知,沒有媒體隨行、沒有聯(lián)合發(fā)布會、閉門會晤高度保密、會后也沒有任何公報。訪問之后,舒爾茨馬上就在CNN的訪問中,提到“東方如果不守規(guī)矩,必然會有后果”,德國防長同步開始叫囂“不排除全面制裁”。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短短四個月,德國人這變臉為何如此之快?
全因一場猛烈的踩踏事件。
合資車廠的瘋狂踩踏
合資車廠在華,開始奪命狂奔。
因為銷售低迷,已經(jīng)停產(chǎn)數(shù)周的東風雪鐵龍、東風標志、東風起亞,首先打開了魔盒,原本高人一等的合資品牌,突然來了個腰斬價促銷,雪鐵龍C6降到只要12萬,C3-XR最低降到五菱宏光的價格。
如此自殺式降價,實在是逼不得已。原本中國第三大汽車集團,擁有日法韓四個合資品牌十數(shù)個大型工廠,一個月的銷量才寥寥數(shù)千臺,看看東風停車場上積壓的庫存車就知道,著實已經(jīng)走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已經(jīng)到了買車救房市的地步,不過連C6都只賣12萬的法系車,真的還有未來嗎
以前常說,自主品牌壓縮韓系法系車的生存空間,日系德系還夠不到。誰曾想?yún)窍掳⒚?,今非昔比。標志雪鐵龍和東風日產(chǎn)的甩賣引發(fā)了合資廠的集體奪路狂奔,原本高人一等的德系豪華品牌一樣不能獨善其身??墒鞘袌鼍湍敲葱?,一二月汽車銷量還下降了21%,狂奔變成了最慘烈的踩踏。以前都說中國車價全球最貴,在合資廠的踩踏之下,短短一個月就成了幾乎全球車價最低的市場。
韓系法系車崩盤之后,美系車也跟著崩了,卷出了全球最便宜的野馬Mustang和凱迪拉克。
特斯拉在中國的售價老早就是全球最低了,馬斯克算是變相引發(fā)了合資廠的奪命踩踏
以前最喜歡加價的日系車也頂不住了,豐田、日產(chǎn)、本田一起瘋狂降價。雅閣、凱美瑞這些原本以保值率高著稱的車,統(tǒng)統(tǒng)加入降價大軍,恨不得新車比二手車價格還低。
在踩踏大潮之下,自恃最高的德系車廠也終于沒有頂住。BBA,寶馬奔馳奧迪,全都開始瘋狂降價。12萬的寶馬Sedan,20萬的奔馳SUV,30萬的奧迪A7L,原本德系車廠價格最高、利潤最厚的市場,一下子卷到幾乎全球最便宜。
如此爆裂的降價狂潮,瘋狂內(nèi)卷,曾經(jīng)在中國市場躺賺高額利潤的德系車廠,能在這踩踏潮中,讓產(chǎn)線維持生產(chǎn),讓庫存增長的慢一些就謝天謝地了,更別提利潤、賺錢了。
驚恐的德國人發(fā)現(xiàn),光卷中國市場還不算完,溢出的競爭力讓中國車廠開始卷向全世界。2018年到2020年間,中國乘用車出口一直不溫不火,穩(wěn)定在100萬輛左右。進入電動車時代,中國汽車出口開始爆發(fā),21年突破200萬輛,22年出口311萬輛,只比日本出口少十萬輛,超過德國的261萬輛,位居全球第二。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就出口了68萬輛汽車,出口總額接近千億,暴增80%,另外還出口了小一千億的零配件。而德國一月二月出口僅38萬輛。如果不是在美國等核心市場中國廠車受到關(guān)稅和政治因素擠壓,德系車的的衰落近在眼前。
五菱對戰(zhàn)奔馳,正是中資廠對戰(zhàn)外資廠的寫照,國產(chǎn)車不但已經(jīng)在國內(nèi)把法系韓系打的產(chǎn)線停擺,把日系德系打的踩踏逃命,在國際市場上也開始大殺特殺

微信掃一掃,進入讀者交流群
本文內(nèi)容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wǎng)站立場。
請支持獨立網(wǎng)站紅色文化網(wǎng),轉(zhuǎn)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http://www.wj160.net/wzzx/xxhq/oz/2023-03-10/80631.html-紅色文化網(wǎng)